第一章 链接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发展轨迹第一节 链接式教学的定义及特征 1
一、链接式教学的定义 1
二、链接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2
第二节 链接式教学的产生背景 4
一、课程改革的趋势 5
二、语文学习的特点 6
三、语文教材的内涵 6
四、阅读教学的现状 7
第三节 链接式教学的嬗变发展 7
一、拓展,延伸阅读 8
二、引入,丰厚文本 9
三、搜索,自主学习 11
四、链接,激活思维 13
第四节 链接式教学的形态优化 15
一、改变“加法式”简单链接 16
二、实现链接材料最优化 18
三、实现生成性链接 19
第二章 链接式教学的理论构建第一节 链接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3
一、心理学基础 23
二、哲学基础 25
三、教育学基础 27
第二节 “发现学习”的理论启示 29
一、关于“发现学习”与“脚手架” 30
二、从“发现学习”到“链接式”教学 31
第三节 链接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35
一、坚持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35
二、立足语文学科的广涉性 37
三、把握文本解读的开放性 37
四、优化信息处理的集成性 39
第三章 链接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节 链接式教学的基本框架 42
一、起始层 42
二、链接层 42
三、加厚层 43
四、解读层 43
五、提升层 43
第二节 链接式教学的操作模式 43
一、课本解读 44
二、链接副本 45
三、解读加厚 49
四、主题提升 51
第三节 链接式教学的操作变式 51
一、示范链接 52
二、协商链接 54
三、自主链接 60
第四章 “链接—体验”课式 65
第一节 “链接—体验”课式概述 65
一、想象先行 66
二、读思互促 66
三、导学结合 67
第二节 “链接—体验”策略 67
一、增色添物,化文为画 67
二、联动成影,化静为动 68
三、切己体察,化虚为实 69
第三节 “链接—体验”课式例谈 70
一、《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70
二、《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设计 76
第五章 “链接—思辨”课式 83
第一节 “链接—思辨”课式概述 83
一、以疑促思 83
二、平等对话 84
三、理性导向 84
第二节 “链接—思辨”策略 85
一、着眼整体,梳理“有序”之脉络 85
二、对比叩问,品味“精确”之要义 86
三、冲击原知,欣赏“独特”之魅力 87
四、逐层深入,到达“深刻”之境界 88
第三节 “链接—思辨”课式例谈 89
一、《布衣元帅》教学设计 89
二、《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96
第六章 “链接—拓展”课式 103
第一节 “链接—拓展”课式概述 103
一、主副分明 103
二、广而不散 104
三、深浅适宜 104
第二节 “链接—拓展”策略 104
一、开源:丰富阅读的文化营养 104
二、立本:把握语文教学的真谛 107
三、节时:保证阅读的链接时间 108
四、共读:架构链接的阅读基础 110
第三节 “链接—拓展”课式例谈 112
一、《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112
二、《燕子》教学设计 117
第七章 “链接—运用”课式 123
第一节 “链接—运用”课式概述 123
一、聚焦范型,举一反三 123
二、任务驱动,实践得法 124
第二节 “链接—运用”策略 124
一、把握文本的体裁特点 124
二、把握文本的表达特点 125
三、把握文本的情感主线 126
四、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 127
第三节 “链接—运用”课式例谈 128
一、《纪昌学射》教学设计 128
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135
第八章 链接式教学的教学纪实第一节 《种子的力》教学纪实及点评 146
第二节 《搭石》教学纪实及点评 155
第三节 《花的勇气》教学纪实及点评 164
第四节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纪实及点评 174
第五节 《布衣元帅》教学纪实及点评 185
第六节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纪实及点评 194
附:链接式教学的链接材料示例第一节 示范链接材料示例 208
《去年的树》链接材料 208
《观潮》链接材料 211
《威尼斯的小艇》链接材料 213
第二节 协商链接材料示例 214
《落花生》链接材料 215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链接材料 216
《桂林山水》链接材料 219
第三节 自主链接材料示例 223
《卖火柴的小女孩》链接材料 223
《景阳冈》链接材料 227
《詹天佑》链接材料 230
主要参考文献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