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字学常识 2
仓颉造字 2
汉字六书 3
甲骨文与金文 6
战国文字 9
小篆 10
简帛文与秦隶 11
隶书与楷书 13
小学 14
音韵学 15
训诂学 16
四声 17
韵部 18
直音法 20
反切法 20
字母 21
汉字数量知多少 22
第二章 细说汉字 26
“京”字趣谈 26
“亨”字趣谈 27
“火”字趣谈 29
“皇”字趣谈 31
“不”字趣谈 32
“史”字趣谈 33
“之”字趣谈 34
“马”字趣谈 35
“玺”字趣释 37
“鹿”字趣谈 38
“井”字趣谈 39
“州”字趣谈 41
“商”字趣谈 43
“刑”字趣谈 44
“刖”字趣谈 46
“宙”字趣谈 47
“牢”字趣谈 48
“封”字趣谈 49
“将”字趣谈 50
“尊”字趣谈 51
“爵”字趣谈 52
“文”“字”二字趣谈 53
“车”“辇”二字趣谈 56
“长”“老”“考”三字趣谈 58
第三章 汉字与姓名文化 62
中华姓氏的来历 62
古人的名 69
古人的字 72
第四章 楹联:尽显汉字之美 76
楹联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76
楹联的结构 78
两行对仗艺术 81
集句联 84
对联中的用典 86
春联 88
喜联 89
寿联 90
挽联 92
室内装饰联 94
店堂对联 95
亭台楼阁对联 96
古今第一长联 98
对联的警策功能 99
第五章 灯谜:尽显汉字之妙 102
中国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102
谜语的基本结构 108
制谜的原则 110
制谜的步骤 114
制谜的方法 115
猜谜的技巧 117
第六章 奇诗:尽显汉字之趣 128
数字诗 128
回文诗 130
嵌名诗 133
藏头诗 137
妙趣诗 140
讽嘲诗 156
即景诗 170
打油诗 182
第七章 不可不知的国学典故 210
小时了了 210
陆绩怀橘 211
汗不敢出 211
阿堵物 212
白云苍狗 213
半部《论语》 213
不食周粟 214
沧海桑田 214
沧海一粟 215
草木皆兵 216
陈蕃室 216
程门立雪 217
杵臼之交 217
箪瓢陋巷 218
盗泉 218
掉书袋 219
杜撰 219
堕泪碑 220
封狼居胥 221
结缨 221
华亭鹤唳 222
鸥鸟忘机 222
尾生抱柱 223
请君入瓮 223
曲突徙薪 224
退避三舍 224
难兄难弟 225
吴下阿蒙 225
乌台诗案 226
染指 227
人彘 227
说项 228
田横五百士 228
孟母断织 229
千金市骨 230
结草衔环 230
相濡以沫 231
解衣推食 231
东山再起 232
苏武节 232
一字师 233
李广难封 233
许由洗耳 234
引而不发 234
南柯梦 235
郢匠挥斤 235
中山狼 236
鼓盆而歌 236
沆瀣一气 237
好好先生 237
皮里阳秋 238
抱刺 238
周公吐哺 239
楚囚 239
马齿徒增 240
树犹如此 240
祸起萧墙 241
散木 241
棠棣 242
击壤歌 242
挂冠 243
接舆歌凤 243
断袖之癖 244
问鼎 244
黄金台 245
长乐老 245
弹冠相庆 246
五日京兆 246
身无长物 247
捉刀人 247
坠楼人 248
羞与哙伍 248
伴食宰相 249
弄獐宰相 249
唾面自干 250
执牛耳 250
画虎不成反类犬 251
应声虫 251
优孟衣冠 252
上下其手 252
丧家之犬 253
食言而肥 254
牛衣对泣 254
青蝇吊客 255
青白眼 255
社鼠 256
掩鼻工谗 256
逐客令 257
糟糠 257
坐怀不乱 258
附:容易用错的成语 258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