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章 大事记 4
第二章 机构沿革 16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6
第二节 党团组织 17
第三节 群众团体 21
一、中医公会 21
二、西医师公会 22
三、卫生工作者协会 22
四、学会 23
五、工会 24
第三章 医疗单位 27
第一节 私立医院和诊所 27
一、私立医院 27
二、诊所 30
第二节 市属医疗单位 32
一、市人民医院 32
二、市中医院 46
三、市卫生防疫站 48
四、市妇幼保健院 50
五、市慢性病防治站 52
六、市新涌医院 53
七、莞城医院 55
第三节 地段医院 56
一、石龙人民医院 56
二、太平人民医院 59
第四节 区镇中心医院 62
第五节 区镇医院 68
第六节 乡卫生站 104
第七节 个体开业 107
第八节 其他医疗单位 107
一、广东省稍潭医院 107
二、广东省新洲医院 109
三、广东省泗安医院 110
四、广东省康复医院 111
五、海军423医院 112
六、市工交医院 112
七、市激光医疗中心 113
八、司马医院 113
九、广东省东深工程管理局卫生所 114
十、广东省水电三局职工医院 114
十一、广东省石龙木材厂医疗所 114
十二、沙角发电厂A厂卫生室 114
十三、沙角发电厂B厂医疗中心 115
十四、东莞市干部疗养院 115
十五、厂、场、学校卫生室 116
第四章 医疗事业 119
第一节 中医 119
第二节 西医 122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127
第四节 护理 128
第五节 床位和设备 129
一、床位 129
二、设备 129
第六节 队伍素质 133
第七节 医药和药政管理 138
一、中药 138
二、西药 141
三、制药与药检 141
四、药政管理 144
五、医药总公司及商业网点 150
第八节 卫生经费 151
一、卫生事业经费 151
二、工资福利 151
三、基本建设 153
第九节 公费医疗 156
第十节 农村合作医疗 158
第十一节 医疗事故 161
第五章 疾病防治 163
第一节 主要传染病的防治 163
一、天花 163
二、副霍乱 164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165
四、白喉 166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67
六、脊髓灰质炎 168
七、麻疹 169
八、百日咳 170
九、伤寒、副伤寒 170
十、病毒性肝炎 171
十一、疟疾 172
十二、狂犬病 173
十三、丝虫病 174
十四、登革热 179
十五、性病 180
第二节 结核病防治 181
第三节 麻风病防治 185
第四节 精神病防治 190
第六章 卫生保健 192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2
一、组织机构 192
二、环境卫生 195
第二节 饮水卫生 197
第三节 食品卫生 202
第四节 劳动卫生 206
第五节 学校卫生 207
第六节 健康教育 215
第七节 妇幼保健 216
一、新法接生 217
二、妇女保健 218
三、婴幼儿保健 219
第八节 节育与优生 226
一、节育 226
二、优生 226
第七章 医教与科研 229
第一节 东莞职工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229
第二节 专业培训 231
一、医班训 231
二、在职进修 234
三、中医带徒 234
第三节 尿石症研究所 234
第四节 老年病防治研究所 236
第五节 医文选介 236
第八章 人物 244
第一节 医苑人物 244
一、人物略传 244
二、人物简介 252
第二节 各类代表 265
一、党代会 265
二、人民代表大会 266
三、政协 266
第九章 杂记 268
第一节 市口腔医院 268
第二节 移风易俗 268
第三节 民间验方 269
编纂资料来源 277
编后话 278
编写领导小组成员 280
写编人员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