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历史古镇到现代城区 3
1.1石龙的开埠与演进 3
1.1.1石龙开埠(明清时期) 3
1.1.2石龙受挫(20世纪10年代) 4
1.1.3石龙勃兴(20世纪30年代) 5
1.1.4石龙重创(抗日战争时期) 6
1.1.5石龙新生(1949年以后) 7
1.2石龙的开放与转型 7
1.2.1石龙开放(20世纪80年代) 7
1.2.2石龙转型(20世纪90年代) 8
1.3石龙的今日与未来 9
1.3.1今日石龙(21世纪初) 9
1.3.2未来石龙:现代城区 11
1.4石龙基因 12
1.4.1石龙经济基因 12
1.4.2石龙社会基因 13
1.4.3石龙文化基因 15
第二章 石龙发展的基本经验和现实积累 19
2.1石龙发展的外部动力 19
2.1.1广东珠三角率先改革开放 19
2.1.2东莞模式抢抓机遇 29
2.2石龙发展的特别之路 32
2.2.1由“三来一补”向“三资企业”转制 33
2.2.2由“一般制造”向“高技术含量制造”提升 35
2.2.3制造业与服务业均衡协调发展 36
2.2.4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同步 37
2.2.5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镇” 38
2.3石龙发展的现实积累 40
2.3.1经济实力和社会财富 40
2.3.2主导产业形成和产业多元化 42
2.3.3土地管理制度、开发模式和使用效益 44
2.3.4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45
2.3.5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改善和提升 46
2.3.6生态环境保护与宜居城区打造 48
2.3.7历史遗产留存与人文脉络延续 50
2.3.8文化包容意识与企业家精神 51
第三章 石龙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55
3.1石龙发展面临的挑战 55
3.1.1土地空间的制约 55
3.1.2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56
3.1.3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58
3.1.4现有利益格局的掣肘 60
3.1.5“人才真空效应”的负面影响 61
3.1.6与周边镇区的竞争与合作 62
3.1.7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64
3.2石龙发展面临的机遇 65
3.2.1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契机 65
3.2.2《珠三角纲要》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 66
3.2.3港穗深莞惠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发展新空间 66
3.2.4东莞“国际制造基地”形成了可资借助的品牌 68
第四章 石龙发展的公众参与 71
4.1石龙发展与公众参与 71
4.1.1公众参与范式与公共政策制定方式 71
4.1.2石龙发展的全方位公众参与 73
4.2对石龙发展历程的评价 75
4.2.1经济发展 75
4.2.2社会发展 79
4.2.3环境保护 82
4.3对石龙未来发展的看法 83
4.3.1工业化和城市化 83
4.3.2城市功能定位 84
4.3.3未来发展方向 85
4.3.4珠三角区域一体化 87
4.4对石龙发展的具体建议 87
4.4.1促进经济发展 87
4.4.2促进社会发展 88
4.4.3转变政府职能 89
4.4.4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90
第五章 石龙未来的发展图景 93
5.1小城镇发展的典范与借鉴 93
5.1.1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经验 93
5.1.2亚洲小城镇发展经验 95
5.1.3内地小城镇发展经验 98
5.1.4小城镇发展经验的借鉴 100
5.2石龙未来发展图景设定 101
5.2.1石龙未来发展的核心参照指标 101
5.2.2国际发展经验对比 103
5.2.3石龙人口规模预测 105
5.2.4石龙经济增长模拟 107
5.2.5石龙总体发展图景 108
5.3 2015年的石龙 111
5.3.1经济与产业 111
5.3.2社会与文化 113
5.3.3自然与生态 116
5.4 2020年的石龙 117
5.4.1经济与产业 117
5.4.2社会与文化 119
5.4.3自然与生态 120
第六章 石龙的功能定位 125
6.1石龙功能定位的基本原则 125
6.1.1比较优势原则 125
6.1.2功能扩展原则 126
6.1.3科学发展原则 126
6.2石龙功能定位的现实基础 127
6.2.1初步成为周边镇区的服务中心 127
6.2.2初步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128
6.2.3有条件与港穗莞深惠形成同城关系 129
6.2.4拥有独具特色的“一江三埠”自然资源 131
6.2.5具有“简政强镇”试点镇的行政优势 131
6.3石龙的功能定位 132
6.3.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32
6.3.2东莞东北部有岭南特色的国际宜居城区 134
6.3.3东江片区的交通枢纽和服务中心 135
第七章 石龙的经济发展策略 139
7.1产业结构动态均衡协同发展 139
7.1.1以经济转型实现产业结构动态均衡 139
7.1.2以技术提升促进主导产业结构演变 141
7.1.3以发展高端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144
7.2制造业在地升级平稳更替 145
7.2.1继续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146
7.2.2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再造 147
7.2.3定点招商选育新幼产业 148
7.3传统服务业以升级促发展 149
7.3.1以先发优势巩固服务中心地位 150
7.3.2以火车站迁建为契机打造现代商贸圈 151
7.3.3以老城区改造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 153
7.4现代服务业以扩张谋定位 156
7.4.1以红海物流园为核心发展现代物流业 156
7.4.2以检测中心为依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58
7.4.3利用法院所在地优势发展法律服务业 160
7.4.4利用临江优势发展高端房地产业 162
第八章 石龙的社会发展策略 167
8.1打造东江片区教育服务中心 167
8.1.1定位与目标 167
8.1.2主要任务 169
8.1.3保障措施 170
8.2打造东江片区医疗服务中心 171
8.2.1基础和优势 171
8.2.2目标和策略 172
8.2.3具体措施 174
8.3打造东江片区文化服务中心 176
8.3.1意义和价值 176
8.3.2具体措施 177
8.4打造东莞东北部有岭南特色的国际宜居城区 179
8.4.1争取成为“两化融合”试点,继续推动E-TOWN建设 179
8.4.2持续改善交通,强化交通枢纽功能 182
8.4.3加强公共场所建设和公共安全管理 184
8.4.4新、老莞人的机会平等和福利统筹 187
第九章 石龙的环境发展策略 193
9.1监测人口容量,优化人口结构 193
9.1.1以区域PRED系统监测人口容量 193
9.1.2以市场机制优化人口结构 196
9.2同步建设生态江城与低碳社会 198
9.2.1建设低碳生态江城 198
9.2.2科学规划与综合管理 199
9.2.3项目建设与制度创新 201
9.3产业低碳化发展 203
9.3.1结构转型与低碳经济 203
9.3.2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 205
9.4建设低碳城区 206
9.4.1节能减排 207
9.4.2保护水资源 210
9.4.3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210
9.4.4建设低碳城区的保障措施 211
第十章 实践《珠三角纲要》,再创石龙辉煌 217
10.1镇区实践《珠三角纲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7
10.2镇区实践《珠三角纲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18
10.3《珠三角纲要》将助石龙再创辉煌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