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之道 从微积分到5G》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学志编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21280689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按照读者的思维发展顺序讲述了从微积分到5G所涉及到的所有基础和关键知识和技术,自成体系。帮助通信专业人员快速掌握最关键部分,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就明白每个学科的在实际系统钟的作用和地位,了解通信前沿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并且本书详细分析了3G和4G的核心技术。

第1章 绪论 1

1.1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

1.2 什么是通信 3

1.3 通信的历史 3

第2章 帮“菜鸟”复习一下微积分 5

2.1 微积分的创立 5

2.2 极限 7

2.2.1 数列的极限 7

2.2.2 函数的极限 8

2.3 你讨厌数学公式吗 9

2.4 连续 11

2.5 导数 12

2.6 微分 15

2.7 积分 16

2.8 微积分基本定理 18

2.9 积分中值定理 20

2.10 稍微等一等 21

2.11 微积分第一基本定理的证明 21

2.12 微积分第二基本定理的证明 22

2.13 泰勒级数 25

2.14 多元函数与偏导数 26

2.15 后记 28

第3章 信号与系统 31

3.1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31

3.2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31

3.3 线性系统 34

3.4 时/移不变系统 34

3.5 线性系统对激励的响应 35

3.5.1 离散δ信号 35

3.5.2 离散卷积 35

3.5.3 连续δ函数 38

3.5.4 连续卷积 40

3.6 卷积的性质 43

第4章 复变函数 45

4.1 从实数到复数 45

4.2 复数的四则运算 46

4.3 虚数i是怎样的一个数 47

4.4 复指数函数 50

4.5 著名的欧拉公式 52

第5章 傅里叶分析 55

5.1 傅里叶级数 55

5.1.1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55

5.1.2 为什么正弦信号如此重要 57

5.1.3 什么是频率 58

5.1.4 复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59

5.1.5 理解负频率 59

5.2 傅里叶变换 60

5.2.1 理解谱密度 61

5.2.2 傅里叶变换存在的条件 62

5.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62

5.4 典型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66

5.5 卷积定理 69

5.6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70

5.7 离散傅里叶变换 71

5.8 离散序列的连续傅里叶变换 74

5.9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76

5.10 循环卷积 79

5.11 离散卷积定理 81

第6章 采样,通往数字世界的第一步 85

6.1 采样保持电路 85

6.2 采样的数学表达 86

6.3 周期矩形脉冲 87

6.4 周期冲激脉冲 88

6.5 采样定理 90

6.6 用采样信号重构原信号 91

6.7 频域采样定理 92

6.8 奈奎斯特定理能够被突破吗 94

第7章 信号的谱分析 97

7.1 一个简单的信号 97

7.2 频率分辨率 101

7.3 泄漏效应 102

第8章 线性空间理论 105

8.1 数学之道 105

8.2 线性空间的定义 105

8.3 度量空间 106

8.4 赋范空间 107

8.5 内积空间 108

8.6 正交与正交基 112

8.7 再看傅里叶变换 115

第9章 基本通信链路 119

9.1 为什么需要调制 120

9.2 调制——频谱搬移 122

9.3 相干解调 122

9.4 非相干解调 124

9.5 载波恢复 126

9.6 锁相环 126

9.7 平方环 129

9.8 Costas环 131

9.9 双边带信号 132

9.10 单边带信号 133

9.11 Hilbert变换 134

9.12 单边带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137

9.13 探究竟,起怀疑 140

9.14 IQ调制 140

9.15 IQ信号的复数表达 142

9.16 复数基带信号与复信道 143

9.17 数字调制 146

9.18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147

9.19 脉冲成形滤波器 150

9.20 几种数字调制方式 155

9.21 连续相位调制 157

9.21.1 非连续相位频移键控 159

9.21.2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 161

9.21.3 最小频移键控 162

9.21.4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 163

9.21.5 从另外一个视角看MSK 166

9.22 数字调制技术之华山论剑 169

第10章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173

10.1 什么是概率 173

10.2 联合事件和联合概率 175

10.3 条件概率 175

10.4 随机变量 177

10.5 随机变量的统计量 179

10.6 两个典型的概率密度函数 180

10.6.1 平均分布 180

10.6.2 高斯分布 180

10.7 中心极限定理 181

10.8 多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 182

10.9 条件概率分布 183

10.10 联合矩 184

10.11 n维高斯分布 186

10.12 随机过程 187

10.13 平稳随机过程 187

10.14 复随机过程 189

10.15 功率密度谱 190

10.16 循环平稳过程 192

10.17 各态历经过程 193

10.18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 194

10.19 随机过程的采样定理 196

10.20 离散随机过程和系统 198

10.21 典型随机过程 199

10.22 闲话概率论 201

第11章 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 203

11.1 亩产估计问题 203

11.2 参数估计的模型 204

11.3 离散观测的最大似然准则 204

11.4 连续观测的最大似然准则 206

11.5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208

11.6 匹配滤波器 209

11.7 数字解调 213

11.8 2PAM的误码率 215

11.9 载波恢复和符号同步 218

11.10 符号同步 219

11.11 无判决反馈的符号同步算法 222

第12章 无线信道 227

12.1 慢衰落 227

12.2 多径效应与快衰落 230

12.2.1 二径模型 231

12.2.2 瑞利衰落 232

12.2.3 时间选择性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33

12.3 小结 236

第13章 均衡 237

13.1 横向抽头滤波器 237

13.2 MF、ZF和MMSE滤波器 238

13.2.1 匹配滤波器 240

13.2.2 迫零算法 241

13.2.3 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243

13.2.4 MF、ZF和MMSE的关系 244

13.2.5 ZF和MMSE的快速算法 244

13.3 数字均衡技术 245

13.3.1 时域均衡 245

13.3.2 频域均衡 246

13.4 信道估计 249

13.4.1 信道估计的系统方程 250

13.4.2 导频设计问题 251

13.4.3 病态问题 252

13.4.4 优化导频和优化矩阵特性 254

13.5 小结 255

第14章 多址技术 257

14.1 FDMA与TDMA 257

14.2 CDMA 259

14.2.1 扩频增益 261

14.2.2 正交码 262

14.2.3 Rake接收机 263

14.2.4 CDMA的多用户模型和自干扰特性 266

14.2.5 远近效应 268

14.2.6 功率控制 268

14.2.7 CDMA系统的特性 269

14.2.8 时域多用户检测 270

14.2.9 频域多用户检测 271

14.2.10 CDMA小结 283

14.3 OFDMA 284

14.3.1 OFDM也是一种CDMA 284

14.3.2 OFDM如何克服多径效应 286

14.3.3 OFDM的多用户干扰 289

14.3.4 OFDM的导频设计和信道估计 290

14.3.5 SC-FDMA 291

14.3.6 OFDM领域的核心专利 293

14.4 多址技术小结 299

第15章 信息论 301

15.1 什么是信息和比特 301

15.2 信息熵 304

15.3 复习一下条件概率 305

15.4 联合熵和条件熵 307

15.5 互信息 308

15.6 凸函数与Jensen不等式 310

15.7 连续随机变量的微熵 312

15.8 高斯分布的微熵 314

15.9 连续随机变量的互信息 315

15.10 离散信道容量 316

15.11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容量 318

15.12 注水定理 320

15.13 信息论小结 320

第16章 蜂窝通信 323

16.1 频率复用 323

16.2 切换 324

16.3 避免乒乓切换 325

16.4 同频复用 326

16.5 软切换 327

16.6 分数频率复用 329

16.7 最佳复用因子 331

16.8 软频率复用 334

16.9 软频率复用的应用 336

16.10 软频率复用的局限 338

16.11 多级软频率复用 339

16.12 多级软频率复用的性能 340

16.13 蜂窝通信小结 344

第17章 信道编 347

17.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347

17.2 群、环、域 348

17.3 线性分组码 350

17.4 线性分组码的解码算法 353

17.5 编码增益的本质 354

17.6 哈明码 355

17.7 哈达玛码 356

17.7.1 正交码 357

17.7.2 双正交码 357

17.7.3 超正交码 357

17.8 Reed-Muller码 358

17.9 循环码 360

17.10 卷积码 363

17.11 小结 365

第18章 多天线技术 367

18.1 MIMO信息论 367

18.2 利用SVD解读MIMO 370

18.3 MIMO预编码 374

18.4 MIMO接收机算法 375

18.5 智能天线 375

18.6 DOA估计 378

18.7 智能天线的困难 379

18.8 Alamouti编码 379

18.9 分集和复用 381

18.10 随机波束赋形 382

18.11 循环延时分集 388

18.12 随机波束赋形与STBC结合 390

18.13 MIMO的局限 392

第19章 关于创新的思考 395

19.1 什么是创新 395

19.2 创新的方法 397

19.3 创新的评价方法 400

19.4 创新的驱动力 401

19.5 研究与开发的区别 402

19.6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管理不适合创新 403

19.7 创新的发展规律 404

19.8 流程是质量的基础,人决定质量的高度 405

19.9 基于信誉的授权是创新管理机制的核心 406

19.10 创新的管理 408

19.11 识别创新价值 410

19.12 创新的政治环境 411

19.13 什么样的技术需要申请专利 413

第20章 后记 417

3G霸主 417

4G变局 420

展望5G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