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Ⅰ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
1 环境学科发展 2
1-1 环境 2
1-2 多学科交叉的环境科学 6
1-3 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内容 8
2 环境问题 10
2-1 全球环境问题 10
2-2 当代中国环境问题 32
2-3 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行动 38
3 可持续发展 40
3-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40
3-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44
3-3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与创新 46
3-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8
3-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52
第Ⅱ篇 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 56
4 水、气、固废污染及其防治 56
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56
4-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68
4-3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78
5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84
5-1 噪声污染 84
5-2 电磁辐射污染 88
5-3 光污染 90
5-4 热污染 92
5-5 放射性污染 94
6 生态系统与受损生态系统修复 96
6-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96
6-2 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生态平衡 98
6-3 生态系统健康 104
6-4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106
6-5 城市生态系统 114
第Ⅲ篇 人工环境的保护技术与方法 114
7 能源与环境 120
7-1 能源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120
7-2 能源消费与环境影响 124
7-3 能源利用效率与环境改善 128
7-4 新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132
8 交通与环境 138
8-1 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 138
8-2 交通污染的控制政策 144
8-3 低排放汽车技术 150
8-4 道路工程环保技术 158
9 建筑与环境 168
9-1 建筑与环境 168
9-2 绿色建筑 170
9-3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72
9-4 绿色建筑的设计实例分析 176
10 工业设计与环境 186
10-1 工业设计与环境影响 186
10-2 绿色(工业)设计的准则与评价方法 190
10-3 绿色(工业)设计方法 196
10-4 绿色(工业)设计的应用 198
11 食品安全与环境 206
11-1 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 206
11-2 食品安全的资源环境 212
11-3 食品安全的生产环境 216
11-4 安全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管理 220
12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 230
12-1 全球变暖的加剧 230
12-2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控制对策 232
12-3 碳减排的具体实施与政策支持 234
12-4 国际对温室效应的控制行动 236
12-5 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的思路与原则 238
12-6 我国对温室效应的控制措施 240
第Ⅳ篇 环境管理与文化 244
13 环境规划与管理 244
13-1 环境政策 244
13-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248
13-3 环境经济学 250
13-4 环境评价 254
13-5 环境规划 260
14 环境人文观 266
14-1 环境保护历史传承 266
14-2 环境伦理学与哲学 268
14-3 全球合作与国际交流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