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及微生物学 1
一、微生物及其特点 1
二、微生物学简介 3
第二节 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5
一、医药领域 5
二、食品领域 7
三、工农业生产 8
第三节 微生物培养技术简介 8
一、微生物实验室 8
二、微生物实验室常用设备 10
实训一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12
本章思考题 14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5
第一节 细菌 15
一、细菌的形态构造及观察 15
二、细菌的染色及分类 26
三、细菌的培养特征 26
四、发酵工业常用细菌 27
实训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常见细菌观察 28
实训二 细菌的染色 30
第二节 放线菌 32
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及观察 32
二、放线菌的培养特征 34
三、发酵工业常用的放线菌 35
实训三 放线菌的观察 36
第三节 蓝细菌 37
第四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39
一、支原体 39
二、衣原体 39
三、立克次体 40
本章思考题 41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42
第一节 酵母菌 43
一、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43
二、酵母菌的繁殖 45
三、酵母菌的培养特性 47
四、发酵工业常用的酵母菌 48
实训一 酵母菌的观察 49
第二节 霉菌 51
一、霉菌的形态结构 51
二、霉菌的培养技术 54
三、发酵工业常用的霉菌 57
实训二 典型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58
第三节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60
一、真菌对人类的贡献 60
二、真菌对人类的危害 61
本章思考题 62
第四章 病毒 63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63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63
二、病毒的结构 65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67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方式 69
一、病毒的复制过程 69
二、噬菌体 71
实训一 噬菌体的分离与纯化 72
实训二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74
第三节 亚病毒 75
一、类病毒 75
二、拟病毒 75
三、朊病毒 76
第四节 病毒与微生物应用技术 76
一、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76
二、噬菌体与生物防治 77
本章思考题 77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79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79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79
二、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 80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84
第二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85
一、单纯扩散 86
二、促进扩散 86
三、主动运输 87
四、膜泡运输 89
第三节 微生物培养基 90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90
二、培养基的分类及应用 92
三、常用培养基及制备技术 95
实训一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96
实训二 产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优化 99
本章思考题 101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控制 102
第一节 微生物的培养 102
一、实验室培养法 102
二、工业生产培养法 103
实训一 微生物接种技术 104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06
一、同步培养 106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典型生长曲线 108
三、连续培养 111
实训二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111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113
一、计数法 113
二、生长量法 114
实训三 微生物细胞计数 115
任务1细菌的平板菌落计数 115
任务2酵母菌的血球计数板计数 117
实训四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119
第四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120
一、几个基本概念 120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 121
三、化学方法 124
实训五 灭菌操作训练 126
任务1干热灭菌 126
任务2高压蒸汽灭菌 127
任务3紫外线灭菌 128
任务4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129
本章思考题 130
第七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节 131
第一节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131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 132
二、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 140
三、光能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141
第二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 143
一、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 144
二、微生物对氮源的利用 146
第三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 149
一、酶活性的调节 149
二、酶合成的调节 151
三、代谢调控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152
第四节 微生物的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153
一、初级代谢 153
二、次级代谢 154
实训一 发酵型乳酸饮料的制作 154
实训二 发酵法生产淀粉酶 156
本章思考题 158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160
第一节 遗传变异基础理论 160
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60
二、基因突变 163
三、基因重组 166
第二节 育种技术 172
一、菌种的自然选育 172
二、诱变育种 172
三、体内基因重组育种 175
四、基因工程育种 176
实训一 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细胞融合技术 178
第三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181
一、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181
二、菌种保藏 182
实训二 常见菌种的分离纯化技术 183
本章思考题 185
第九章 免疫基础知识 186
第一节 传染的机理 186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 186
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数量和途径对致病性的影响 187
三、机体的免疫力 187
四、环境因素 187
五、传染的类型 187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188
一、生理屏障 188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防护作用 189
三、体液因素 190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190
一、免疫系统 191
二、抗原 193
三、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195
四、免疫应答 199
第四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201
一、人工自动免疫生物制剂 201
二、人工被动免疫用制剂 202
实训一 凝集反应 203
本章思考题 204
第十章 微生物的生态 205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205
一、微生物群落 205
二、陆生生境的微生物 206
三、水生生境的微生物 206
四、大气生境的微生物 207
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208
六、动、植物体中的微生物 208
七、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209
第二节 微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09
一、互生关系 209
二、共生关系 210
三、寄生关系 210
四、拮抗关系 210
五、竞争关系 211
六、捕食关系 211
第三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1
一、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211
二、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212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214
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 214
二、重金属转化 215
三、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 215
四、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 216
实训一 土壤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纯化 217
实训二 水体中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检测 219
本章思考题 221
参考文献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