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抒情的荒年 3
北岛,或一代人的“成长小说” 3
第一部 北岛的学习年代 3
广场声学练习 3
啼哭与吼叫 5
哈姆莱特或“父子对抗”游戏 12
向石头学习 16
幸存者及其神话 22
第二部 北岛的漫游年代 27
自我的迷失 27
在路上 31
“道”与“行” 36
“一个潜入字典的外来语” 42
舒婷:世纪末的诗歌“口香糖” 47
一、朦胧家族的“独生女” 47
二、朦胧修辞 49
三、软性话语 52
四、撒娇美学 56
五、道德策略 59
六、诗歌“口香糖” 61
介入的诗歌:20世纪90年代的汉语诗歌写作诸问题 63
1.一段问题史 63
2.1989:终结与开始 68
3.90年代的诗歌的“介入性” 74
贫乏时代的抒情诗人 84
多多:孤独骑士的精神剑术 84
胡宽:致命的呼吸 87
钟鸣:“旁观者”清 94
欧阳江河:虚构的立场 97
小海:像河流一样抒情 100
宋琳:丽娃河畔的纳喀索斯 109
萧开愚:简朴的力量 123
蓝蓝:无奈叹息的美妙 128
王乙宴:雨中的欲望与梦想 130
轩辕轼轲:误解的病毒与讽喻的诗 133
昏暗的诗歌 136
抒情的荒年 136
诗歌为什么暗淡无光? 142
当代诗歌的“外省精神” 145
《年代诗丛》与诗选的“尺度” 148
数码时代的诗歌风暴 150
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江湖 151
淡蓝色的药片,或生与死 154
诗神与死神的对话 154
泰山与鸿毛 155
恺撒的权柄 157
淡蓝色的药片 158
“寄生虫”如是说 161
下篇 沉默与倾听 166
听与说:汉语文学言说的问题史 166
圣的没落 166
道的空虚 169
听的误差 173
言的窘迫 176
记忆的缺失 180
自我意识的练习簿 185
《野草》:沉默的声音 191
从“呐喊”到“自言自语” 191
“声音”·自我意识·权力 192
“声音”的诗学 196
“声音”中的恐惧 200
“无声”的焦虑 204
沉默与言说的窘迫 208
生命力的声音 213
附:释《秋夜》 218
现代国家的声音神话及其没落 223
无线电广播:现代国家的声音发生器 223
电台播音员:声音神学的样板 225
便携式收录机:声音的自主装置 227
流行音乐:声音的变乱 229
声音中的西方想象 230
空心的音乐 234
卡拉OK:空心的音乐 234
李春波:流行歌曲中的戏谑与反讽 236
崔健VS林志炫:两代人的“花房姑娘” 241
愤青的“花房姑娘” 242
小资的“花房姑娘” 243
王菲:“酷时代”的塞壬 245
刀郎:均质的“膨化”声音 247
周杰伦:流行天王变形记 250
龚琳娜:你真的不懂“神曲” 252
意识形态诗学批评 255
洞见与盲视 255
文本的解放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