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面对这些“陈年”的文字 潘凯雄 1
序二:谢望新的八十年代 郭小东 5
第一辑 作家作品论性格的闪光——读陈国凯短篇小说集《羊城一夜》 3
篇短意赅——评杨干华短篇小说集《惊蛰雷》 14
追寻性格创造的踪迹——读岑之京的短篇小说 25
评赵寰话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33
在深沉的旋律中涌荡着浩歌——评岑桑中短篇小说集《躲藏着的春天》 41
评论家的艺术情思——萧殷小说散文集《月夜》读后 48
在对生活思考中的探求——读1979、1980年的中篇小说 52
展露青年心迹的窗扉——王文锦短篇小说读后 59
在精短的篇幅中寻求巧思——读丁小莉的短篇小说 67
奇妙的角度——读张雄辉的短篇小说 74
生活摇篮唤起的创作激情——读伊始的短篇小说 82
细微见宏旨,素朴觅奇崛——评杨干华1980、1981年的短篇小说 89
他提供了什么启示?——读吕雷短篇小说集《云霞》想到的 100
欧阳山及其创作断论 114
真实的,更是文学的——关于报告文学的一个观点 131
试谈报告文学的构思 137
文学的三重奏——谈几位作家的中篇创作 142
历史会记住这些名字 151
年轻的,也是有为的——读叶之蓁的短篇小说 160
不可磨灭的历史之章——莫应丰长篇小说《将军吟》再认识 177
人格,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读陈残云散文集《异国乡情》随想 199
关于张一弓创作论辩的笔记 205
赞美大海,别忘了涓流——为肖复兴的报告文学一辩 227
为了辉煌时刻的到来——黄蓓佳创作的评判与预想 238
“文汇”风格——兼评《文汇月刊》1984年报告文学 250
潇湘一奇——聂鑫森小说创作散笔 262
愿这里长起参天大树——读《全国部分获奖作者、优秀青年作者小说专号》致《延河》编辑部 280
残缺的真实——读香港作家刘以鬯短篇小说《一九九七》 293
方方及方方作品感应的记录 295
我,浪潮之外的孤魂——关于肖复兴中篇创作的拟函 310
落潮之后是涨潮——论航鹰的“东方”女性家族 332
女性小说家论 359
中年女性评论家论——兼及某些批评的批评 394
夫妇作家论纲 420
广东长篇小说创作三题——兼评《胭脂河》、《天堂众生录》、《流动的雾》 442
五台山车祸与蒋子龙创作心态——读《饥饿综合症》写下的梦话 462
山西有个“洋”作家——哲夫其人其文 483
拥有自己的一方圣土——何继青南线战争小说拾零 487
编者所识与作者所求——读《人民文学》刊发广州军区作家的一组小说 501
为张欣和张欣的小说而作 507
南方文学品格与现代“资本”形象——《商界》初辩 519
顾盼于现代文明的长河——徐德志散文及其他 531
广东十年话剧举足轻重的一位剧作家——观许雁话剧《哦,女人们》 537
许雁剧作的魅力 539
转型期的南方军旅文学——广州军区作家同题小说《卡拉OK》读后 542
新时期广东文学的一位重要代表——评杨羽仪的散文创作 554
晴空中的一团阴霾——读何继青中篇小说《哭歌》 563
《羊城晚报》副刊史上的一件大事——《岭南文艺专页》及其小说散文概评 573
在艺术结构的探索中托举历史——熊诚长篇小说《狂澜》简评 588
公安文学与李仕彬小说 592
卓尔不群 照亮时代——读《庄世平传》 594
与时俱进的时尚人——题黄树森 598
“才子”型散文群体的佼佼者——略谈贺青(张汉青)的散文 599
有独特文学品格的检察文学——关于詹高尔长篇小说《今生也疯狂》 603
梁凤莲的文学价值 605
百年辉煌的文学见证——读吴国霖长篇小说《丝都寻梦》 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