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聚焦研究 1
一 聚焦的客观存在 3
(一)层次区分 4
(二)关系区分 10
(三)研究方法 16
二 叙事作品聚焦分析之再研究 17
(一)聚焦存在的隐匿性 17
(二)感知主体的臆想性 21
(三)聚焦分析与文本切分 25
三 聚焦与可能世界 31
(一)聚焦与虚拟 32
(二)聚焦与感知 43
第一章 从“文字”追溯“话语”:口传文学时代的聚焦特征 50
一 神圣叙事背后的集体感知 51
(一)框架结构交流显性化与真实感 51
(二)仪式叙述中的神圣性 61
(三)特殊与普遍中的框架结构 72
二 凝滞的时空:从仪式到场景 77
(一)场景与时空感知 78
(二)《圣经》中的“场景” 87
三 拉祜族《牡帕密帕》的时空感知 99
(一)“自足创造”与“创造”的主客关系 100
(二)创造与时空秩序的构建 105
第二章 从“文字”到“图像”:视觉时代的聚焦变形 110
一 穿越不同叙述层次的聚焦 113
(一)叙述层次与聚焦 116
(二)关联不同层次的感知类型 119
(三)化身记忆主体的聚焦主体 122
二 电影《重现的时光》聚焦类型与载体意义 127
(一)镜头感与综合感知 129
(二)零聚焦与内聚焦 137
(三)观者如上帝 145
三 真实电影的聚焦呈现及其价值指向 149
(一)“言行一致”的“自然呈现” 150
(二)多重交流行为的叙述延展 153
(三)“双向认同”的学科追求 155
第三章 从“独白”到“喧哗”:多媒体时代的聚焦悖论 159
一 网络小说内聚焦的个人私语 161
(一)载体转换与文本价值判定 161
(二)第四重主体身份遮掩下的个人私语 166
(三)《八月未央》内聚焦特征分析 174
二 网络游戏“零聚焦”的集体强势 185
(一)个体感知掩盖下的行动感知 186
(二)异于摄影机聚焦的屏幕聚焦 191
结语 聚焦发展趋向 197
附录 质性研究与叙事学分析的有效对接——以《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分析为例 201
参考文献 212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