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课程研究的“合理性”沉思:科学哲学的视野 1
一、“科学合理性”的涵义与研究观点 2
二、教育事实与教育价值的关系 8
三、课程事实与课程价值的关系 10
四、课程范式的“合理性”确证 14
五、课程研究方法论的“合理性”确证 16
六、本研究的计划 19
第一部分 典型经验课程范式比较研究 25
第一章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 25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25
一、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的理论基础:启蒙精神与浪漫主义的合金 25
二、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的课程哲学观 30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39
一、儿童中心课程:儿童、自然、知识、社会的整合 39
二、发现教学论 53
第三节 对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56
一、关于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的课程哲学观 56
二、关于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的具体课程主张 57
第二章 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 60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61
一、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的理论基础 61
二、杜威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68
三、杜威课程哲学四个基本命题之关系 82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82
一、课程开发的向度 82
二、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统一 99
三、经验课程的形态——主动作业 104
四、课程的评价 108
第三节 对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范式的基本认识 112
一、杜威的课程哲学观:实践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合金 112
二、杜威的具体课程主张:问题与超越 116
第三章 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范式(一):“存在现象学”课程理论 120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122
一、“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122
二、“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 126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129
一、派纳的“存在经验课程” 129
二、格鲁梅特的“自我知识探求” 137
第三节 派纳与杜威:两种不同的课程价值观 140
一、知识观 141
二、学生观 142
三、社会观 143
第四节 对“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基本认识 144
一、西方对“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反应 144
二、对“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基本认识 147
第四章 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范式(二):批判课程理论 149
第一节 课程哲学观 149
一、批判课程论的理论基础 149
二、批判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 159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162
一、传统课程范式批判 163
二、课程作为“反思性实践” 166
三、从“再生产理论”到“抵制理论” 169
四、隐性课程研究 181
第三节 批判课程论与“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比较研究 184
一、阿普尔与派纳的论争 185
二、“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与批判课程论:本质的一致性 186
第四节 对批判课程论的基本认识 188
一、关于批判课程论之课程哲学观 188
二、关于批判课程论之具体课程主张 189
第二部分 建构一种新的经验课程——体验课程第五章 新主体教育观 195
第一节 现代教育对人的支离 195
一、现代教育把人与自然支离开来 196
二、现代教育把人与社会支离开来 198
三、现代教育把完整的自我支离开来 199
第二节 突破“主体哲学”的传统思维方式——二元论 200
一、现代西方哲学消解二元论的努力 202
二、当代后现代主义对二元论主体哲学的消解 208
第三节 主体性的实质 210
一、整体有机论——探究主体性问题的理论基础 210
二、主体性的实质 215
第四节 教育的价值取向 224
一、教育与人的自然性之培养 224
二、教育与人的社会性之培养 226
三、教育与人的自主性之培养 228
第六章 体验课程的哲学问题 230
第一节 体验课程提出的依据 230
一、从“经验”到“体验”:哲学观的变迁 230
二、从经验课程到体验课程:课程哲学观的变迁 242
三、体验课程的现实感 247
第二节 体验课程的涵义 251
一、体验课程之“体验”的基本界定 251
二、体验课程的终极目的: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健全发展 261
第三节 体验课程开发的向度 261
一、课程开发的向度观演变 261
二、自我、自然、社会作为体验课程开发的向度 263
三、体验课程的文化之维:统一科学、艺术、道德 266
第七章 体验课程实验研究——阶段报告 268
第一节 “幼儿园体验课程”实验计划 268
一、实验目的 268
二、实验的基本理论框架 268
三、实验观念与方法 273
四、实验进程 273
五、本课题的难点 274
第二节 “幼儿体验课程”的课程标准 274
一、总目标 274
二、不同课程领域的目标 274
三、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 275
第三节 “幼儿体验课程”内容的组织 279
一、基本前提 279
二、“幼儿体验课程”内容的组织 279
第四节 实验的初步结果与存在的问题 284
一、实验的初步结果 284
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286
参考文献 288
一、中文部分 288
二、英文部分 290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