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
第一章 定域化学键 1
(一) 原子轨道 1
(二) 共价键 5
(三) 多价 6
(四) 杂化作用 7
(五) 重键 8
(六) 光电子光谱学 10
(七) 分子的电子结构 11
(八) 电负性 12
(九) 诱导效应和场效应 14
(十) 键长 16
(十一) 键角 16
(十二) 键能 18
参考文献 21
第二章 离域化学键 24
(一) 在包含离域键的化合物中键长和键能 25
(二) 有离域键的分子的种类 26
(三) 横交共轭 28
(四) 共振的规则 29
(五) 共振效应 30
(六) 共振的位阻 31
(七) pπ-dπ成键,内鎓盐 32
芳香性 33
(一) 六员环 34
(二) 五员环 36
(三) 七员环和八员环 38
(四) 有芳香六隅体的其他体系 39
(五) 更迭烃和非更迭烃 40
(六) 电子数超过六的芳系 41
(七) 两个电子的体系 42
(八) 四个电子的体系,反芳香性 43
(九) 八电子的体系 46
(十) 十电子的体系 46
(十一) 大于十个电子的体系:4n+2电子 47
(十二) 大于十个电子的体系:4n电子 49
(十三) 其他的芳香化合物 51
(十四) 自由价 52
超共轭作用 52
互变异构 54
(一) 酮-烯醇互变异构 54
(二) 其他质子移动的互变异构 55
(三) 价互变异构 56
参考文献 57
氢键 65
第三章 比共价键更弱的化学键 65
加成化合物 67
(一) 电子给予体-接受体(EDA)络合物 67
(二) 由冠醚和类似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 69
(三) 包含化合物 70
(四) 笼形化合物 71
(五) 索烃和轮烷 72
参考文献 73
第四章 立体化学 76
旋光性和手征性 76
(一) 旋光度依赖于量度的条件 77
(二) 何种分子有旋光性? 78
(三) 手性中心的产生 84
(四) Fischer投影 84
(五) 绝对构型 85
(六) 测定构型的方法 88
(七) 旋光的产生 89
(八) 不止一个手性中心的分子 89
(九) 不对称合成 92
(十) 拆开的方法 93
(十一) 旋光纯度 95
顺反异构 96
(一) 由双键引起的顺反异构 96
(二) 单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99
(三) 稠环系的顺反异构 101
(四) 外内异构 102
(五) 无机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102
(六) 对映异位和非对映异位的原子、基团和面 103
(七) 立体定向的和立体有择的合成 105
(一) 开链体系构象 106
构象分析 106
(二) 六员环构象 109
(三) 有杂原子的六员环构象 111
(四) 其他环构象 112
(五) 确定构象的方法 112
张力 118
(一) 小环张力 118
(二) 中环张力 121
(三) 不饱和环 122
(四) 不能避免的拥挤引起的张力 123
参考文献 126
第五章 阳碳离子,阴碳离子,自由基,卡宾和氮烯 135
阳碳离子 135
(一) 稳定性和结构 135
(三) 阳碳离子的产生和毁灭 140
(二) 非经典阳碳离子 140
阴碳离子 141
(一) 稳定性和结构 141
(二)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 146
(三) 阴碳离子的产生和毁灭 148
自由基 149
(一) 稳定性和结构 149
(二) 自由基的产生和毁灭 153
(三) 基离子 154
卡宾 155
(一) 稳定性和结构 155
(二) 卡宾的产生和毁灭 157
氮烯 159
参考文献 162
(二) 反应的类型 169
(一) 机理的类型 169
第六章 机理和测定机理的方法 169
(三) 反应的热力学要求 171
(四) 反应的动力学要求 172
(五) 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 174
(六) Hammond基本原理 175
(七) 微观可逆性 175
测定机理的方法 176
(一) 产物的鉴别 176
(二) 中间体存在的确定 176
(三) 催化的研究 177
(四) 同位素标记 177
(五) 立体化学的证据 178
(六) 动力学证据 178
(七) 同位素效应 182
参考文献 186
第七章 光化学 188
(一) 激发态和基态 188
(二) 单线态和三线态,“禁忌”跃迁 190
(三) 激发的类型 190
(四) 激发态的性质和命名原则 192
(五) 光解分裂 193
(六) 激发分子的毁灭:物理过程 193
(七) 激发分子的毁灭:化学过程 197
(八) 光化学机理的测定 199
参考文献 201
第八章 酸和碱 203
(一) Bronsted理论 203
(二) 酸碱溶剂 204
(三) 溶剂酸度的测定 208
(四) 酸碱催化 210
(五) Lewis酸碱,硬软酸碱 211
(六) 结构在酸碱强度方面的效应 213
(七) 介质在酸碱强度方面的效应 217
参考文献 219
第九章 结构对反应性的效应 223
(一) 共振和场效应 223
(二) 位阻效应 225
(三) 关于结构对反应性的作用的定量处理 227
参考文献 233
第二部分 235
第十章 脂肪亲核取代反应 237
机理 237
(一) SN2机理 237
(二) SN1机理 241
(三) SN1机理中的离子对 243
(四) 混合的SN1和SN2机理 245
(五) 邻基机理 248
(六) 由π和σ键的邻基参与,非经典的阳、碳离子 252
(七) SNi机理 264
(八) 在烯丙碳上亲核取代,烯丙重排 265
(九) 在脂肪三角碳上亲核取代,四面体机理 269
(十) 在乙烯碳上亲核取代 271
反应性 274
(一) 基质结构的效应 274
(二) 进攻亲核试剂的效应 279
(三) 离去基团的效应 282
(四) 反应介质的效应 286
(五) 两可亲核试剂,专位性 289
(一) 氧亲核试剂 293
反应 293
(六) 两可基质 293
(二) 硫亲核试剂 317
(三) 氮亲核试剂 320
(四) 卤素亲核试剂 331
(五) 氢为亲核试剂 336
(六) 碳亲核试剂 342
(七) 在磺酰基硫上的亲核取代 372
参考文献 376
第十一章 芳香亲电取代 405
机理 405
(一) 芳烃阳离子机理 405
(二) SE1机理 409
定位和反应性 409
(一) 一基取代的苯环的定位和反应性 409
(二) 邻/对比率 413
(三) 超过一个取代基的苯环定位 414
(四) 其他环系定位 415
(五) 基质反应性的定量处理 416
(六) 对亲电试剂的反应性的定量处理,选择性关系 418
(七) 离去基团的效应 419
反应 420
(一) 在单纯取代反应里氢作离去基团 420
(二) 在重排反应中氢作离去基团 443
(三) 其他离去基团 448
参考文献 454
第十二章 脂肪亲电取代 464
机理 464
(一) 双分子机理,SE2和SEi 464
(二) SE1机理 467
(三) 亲电取代伴有双键移动 470
(四) 其他机理 471
反应性 471
反应 473
(一) 氢作离去基 473
(二) 金属作离去基 491
(三) 卤素作离去基 499
(四) 碳离去基团 501
(五) 在氮上的亲电取代 508
参考文献 512
第十三章 芳香亲核取代 522
机理 522
(一) SNAr机理 522
(二) SN1机理 524
(三) 苯炔机理 525
(一) 基质结构的效应 527
(四) 其他机理 527
反应性 527
(二) 离去基团的效应 529
(三) 进攻的亲核试剂的效应 530
反应 530
(一) 不包括氢和N2+的所有离去基团 530
(二) 氢作离去基 539
(三) N2+作离去基 541
(四) 重排作用 543
参考文献 548
第十四章 自由基取代 553
机理 553
(一) 自由基机理概述 553
(二) 自由基取代机理 554
(三) 芳香基质的机理 555
(四) 自由基反应的邻基促进 556
反应性 557
(一) 脂肪基质反应性 557
(二) 桥头反应性 559
(三) 芳香基质的反应性 560
(四) 进攻基的反应性 561
(五) 溶剂对反应性的效应 561
反应 562
(一) 氢作离去基 562
(二) N2作离去基 582
(三) 金属作离去基 585
(四) 卤素作离去基 587
(五) 硫作离去基 587
(六) 碳作离去基 588
参考文献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