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铭玉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序 1

新一版前言 1

原版前言 1

上 编 3

第一章 语言符号概说 3

第一节 人与符号 3

1.人是符号的动物 3

2.人是符号的高级动物 5

第二节 符号 11

1.符号概念 11

2.符号类型 13

3.符号过程及符号场 19

第三节 语言与符号 21

1.语言的本质和定义 21

2.语言的分类 29

3.语言是个符号系统 30

4.语言是特殊的符号系统 31

第二章 语言符号学概说 48

第一节 语言学 48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48

2.语言学的学科分类 51

第二节 符号学 73

1.符号学思想传统概述 74

2.符号学的确立 78

3.符号学的学科划分 79

4.符号学研究的分支 81

5.符号学研究的意义 83

第三节 语言符号学 83

第三章 语言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87

第一节 索绪尔的理论思想 87

1.索绪尔生平 87

2.《普通语言学教程》版本学研究 88

3.索绪尔语言学的主要思想渊源 91

4.索绪尔的语言观 93

5.索绪尔的方法论 102

6.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 105

7.索绪尔的影响 106

第二节 皮尔斯的理论思想 108

1.皮尔斯符号学思想 108

2.皮尔斯符号学思想的语言学阐释 114

第三节 莫里斯的理论思想 120

1.符号的概念 121

2.符号和语言 122

3.指表模式 123

4.论域的各种类型 124

5.符号学的分支和应用 126

第四节 巴特的理论思想 127

1.《写作的零度》 128

2.《符号学原理》 129

3.《S/Z》 135

第五节 艾柯的理论思想 137

1.符号学分类 137

2.代码理论 139

3.符号生产理论 143

第六节 雅各布森的理论思想 145

1.对隐喻和转喻的符号学分析 146

2.语言的六面功能模式 147

第七节 巴赫金的理论思想 149

1.巴赫金的符号学思想 150

2.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 153

3.审美观照的模式和人文科学方法论 155

第八节 洛特曼的理论思想 157

1.洛特曼及莫斯科-塔尔图学派 158

2.洛特曼的符号学思想 159

中编 167

第四章 语言符号的二元对立 167

第一节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 167

第二节 语言和言语的特征 169

1.语言的特征 169

2.言语的特征 169

3.语言和言语的相互联系 170

第三节 语言和言语的二元对立 170

第五章 语言符号的层次 174

第一节 广义层次观 174

第二节 狭义层次观 174

1.本体论层次观 177

2.方法论层次观 179

3.认识论层次观 181

第三节 语言符号的基本层次 184

1.语构关系 184

2.语义关系 185

3.语用关系 186

第四节 语言符号的过渡层次 187

1.形态音位层次 187

2.构词层次 188

3.成语层次 189

4.短语层次 190

第五节 韩礼德的层次思想 190

1.语言的层次性 191

2.层次之间的“体现”的关系 191

3.多重代码系统 192

4.层次的扩展 192

第六章 语言符号的意义 193

第一节 关于语言符号意义的各种观点 193

1.方法论意义观 193

2.本体论意义观 201

3.认识论意义观 204

第二节 语言符号意义的层级观 205

1.“语言符号意义层级观”构图 206

2.“语言符号意义层级观”阐释 206

第七章 语言符号的指称 211

第一节 意义和指称 211

1.两种观点的对立 211

2.历史发展的缘由 212

3.意义与指称的关系 213

第二节 指称的特性以及层级类型 218

1.词语的指称特性 218

2.指称关系的层级 221

3.指称关系的类型 224

第八章 语言符号的关系 229

第一节 组合关系 229

1.定义 229

2.组合关系的特点 230

第二节 聚合关系 231

1.定义 231

2.聚合关系的特点 231

第三节 两种关系的对立与联系 233

第四节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应用 237

1.聚合关系的应用 237

2.组合关系的应用 243

第五节 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 250

1.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 250

2.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 258

第九章 语言符号的时态 267

第一节 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关系 267

1.索绪尔的观点 267

2.辨证的观点 269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共时研究 274

1.共时态的重要性 274

2.语言符号的泛时规律 276

第三节 语言符号的历时研究 277

1.演变是语言符号的普遍特征 277

2.语言发展的原因 279

第四节 语言符号发展的规律 287

1.语言符号发展的普遍规律 287

2.语言符号规律的特殊性 289

第五节 语言符号的矛盾性变异 290

1.同化与异化 291

2.添加与脱落 292

3.溶合与分化 293

第十章 语言符号的功能 296

第一节 功能概说 296

1.功能主义的历史渊源 296

2.符号的功能观 301

3.对语言符号功能的再认识 304

第二节 社会因素和形式主义 306

1.语言符号功能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 306

2.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308

第三节 功能研究的理论方法 309

1.三条规律 309

2.四项原则 312

第四节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说 314

1.语言功能的关系 314

2.韩礼德的功能思想 315

3.系统功能语法的特点 322

第五节 俄语学者对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与贡献 326

1.结构功能主义 328

2.语义功能主义 329

3.语用功能主义 330

4.认知功能主义 332

5.元语言功能主义 332

第十一章 语言符号的主体观 334

第一节 语构主体 334

第二节 语义主体 335

1.语义主体是一个实体 336

2.语义主体和述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关系 336

3.语义主体与语构主体的区别 337

4.语义主体范畴与不同的句子结构相联系时的一般性辨认特征 337

5.语义主体的类别 339

第三节 语用主体 340

1.心理主体——实义切分中与主位相关的语用主体 340

2.信源主体——传递信息的语用主体 341

3.内在主体——说话人主体 343

第十二章 语言符号的双喻观 345

第一节 隐喻和换喻的共同特征 345

1.等值 345

2.置换 346

3.转移 346

4.错置 347

第二节 隐喻和换喻的区别特征 348

1.“类似性”和“邻近性”的区别 348

2.“垂直的”和“平面的”区别 348

3.“同位”和“异位”的区别 349

4.“描述功能”和“指称功能”的区别 349

5.“明喻紧缩”和“话语紧缩”的区别 350

第三节 隐喻和换喻的具体体现 350

1.隐喻的体现 350

2.换喻的体现 353

第十三章 语言符号的可逆性 357

第一节 可逆性的语言符号学分析 358

1.语义层次分析 358

2.语法层次分析 359

3.逻辑层次分析 360

第二节 可逆关系的性质特征 361

1.同指性 361

2.逆向性 361

3.自由性和对称性 362

4.辞典解释的独立性 362

5.换位题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62

6.非同容性 363

7.双边性 364

8.连锁性 364

9.同类性 365

第三节 可逆句偶的功能分类 365

1.表示递进性定性、定位对立意义的句偶 365

2.表示非递进性互补对立意义的句偶 366

第十四章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368

第一节 象似性概念 368

1.术语的来源 368

2.术语的理解及翻译 369

3.术语的定义 371

第二节 象似性的哲学基础 372

1.传统哲学 372

2.认知哲学 372

3.体验哲学 373

第三节 象似性研究概况 374

1.象似性研究的历史分期 374

2.象似性研究呈现的特点 375

第四节 象似性的分类及在语言中的体现 377

1.影象象似性 377

2.拟象象似性 378

3.喻象象似性 382

第五节 象似性与语音意义 384

1.元音的语音意义 385

2.辅音的语音意义 386

第六节 汉语语言文化的象似性 388

第七节 对语言符号象似性问题研究的展望 392

第十五章 语言符号的标记性 394

第一节 语言符号标记性的界说与判别 394

1.语言系统内部领域 394

2.语言系统外部领域 395

第二节 标记理论的思想渊源 396

1.特鲁别茨科伊的思想 396

2.雅各布森的思想 396

3.乔姆斯基和哈勒的思想 397

第三节 标记现象的本质特征 398

1.普遍性 398

2.非离散性 399

3.不对称性 399

4.语境制约性 399

第四节 标记模式的认知、心理、文化和语用机制 401

1.突显和频率 401

2.认知突显和文化突显 402

3.经济原则与象似原则 404

4.心理表征 404

第五节 标记理论在当代语言符号学领域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405

1.语法学 405

2.语义学 407

3.语用学 409

4.社会语言学 411

5.篇章语言学 413

6.语言类型学 414

7.心理语言学 419

8.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 420

下编 425

第十六章 符号学的研究状况 425

第一节 美国 425

1.皮尔斯 426

2.莫里斯 429

3.雅各布森 432

4.西比奥克 434

第二节 法国 437

1.结构论符号学 437

2.巴黎符号学学派 443

3.法国符号学研究的特点 450

第三节 俄罗斯 451

1.19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符号学研究 452

2.20世纪初至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符号学研究 453

3.十月革命后至20世纪中期的苏联符号学研究 454

4.现当代过渡时期 456

5.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 460

第十七章 中国符号学研究20年 465

一、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465

1.1 980—1986年——起步阶段 465

2.1 987—1993年——平稳发展阶段 465

3.1 994—2002年——全面展开阶段 466

二、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及成果 466

1.符号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方向 467

2.语言符号学的研究方向 470

3.符号学应用研究的方向 472

4.文化艺术符号学及文学符号学的研究方向 473

三、中国的符号学研究展望 474

语言符号学文献索引 476

术语索引 512

人名索引 521

原版之跋 528

新一版代跋 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