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建国(1949—1956) 3
第一章 从延安到北平 3
第一节 新华社:进北平建立国家通讯社 3
第二节 国家的声音:“开国大典” 9
第三节 《人民日报》:徘徊在学习与探索之间 16
第二章 政治协商的舆论通道 26
第一节 民主人士的言论平台:《光明日报》的创办 27
第二节 《大公报》的改名与停刊 32
第三节 陈铭德、邓季惺:《新民报》何时复刊? 36
第三章 舆论阵地初掀“龙卷风” 40
第一节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40
第二节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 46
第三节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9
【第二编】曲折(1957—1966) 57
第一章 大跃进:媒介成为放大器 57
第一节 风向突变:从整风到反右中的媒介调适 57
第二节 “卫星”上天:媒介成为放大器? 82
第二章 舆论高调反对美帝苏修 102
第一节 尴尬中苏:媒体成为舆论阵地 102
第二节 舆论高调反对美帝苏修 113
第三章 山雨欲来:媒体摧眉折腰 118
第一节 文艺批判中的媒体记忆 118
第二节 “浩劫”前夜:媒体摧眉折腰 129
【第三编】浩劫(1966—1976) 145
第一章 “两报一刊”大批判 145
第一节 “大字报”:批判的武器 145
第二节 夺新闻界的权 149
第三节 造反有理 155
第四节 “揪军内一小撮” 159
第五节 批林批孔 161
第六节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64
第七节 “四人帮”的强弩之末 165
第二章 样板化的精神世界 168
第一节 毛主席语录 168
第二节 “小报看(抄)大报,大报看(抄)梁效” 174
第三节 八个样板戏 176
第四节 一个作家 181
第三章 暗夜的火光 183
第一节 “皮书” 183
第二节 从手抄本到潜在写作 187
第三节 呐喊:天安门诗抄 189
【第四编】探路(1977—1992) 195
第一章 思想解放 回归常识 195
第一节 光明初现: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5
第二节 春天来到:读书的禁区待打破 201
第三节 乍暖还寒:《苦恋》惹出风波 205
第四节 人生追问:“潘晓”的一封来信 211
第二章 媒体开始“谈情说爱” 216
第一节 人性回归: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 216
第二节 世俗还潮:《乡恋》惹出风波 218
第三节 青睐港台: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 223
第三章 “事业单位 企业经营” 228
第一节 《市场》创刊 228
第二节 珠江模式:广播行业的突围 233
第三节 广告重现 237
第四节 《南方周末》创刊 242
第四章 媒介还有监督的本职 246
第一节 从“批评报道”到“舆论监督” 246
第二节 电视增加政治透明度 254
【第五编】崛起(1992—2009) 259
第一章 技术发展鼎新革故 259
第一节 报纸:“山一程,水一程” 259
第二节 广播电视:“轻舟已过万重山” 262
第三节 互联网:“直挂云帆济沧海” 268
第二章 体制突围春风化雨 275
第一节 思想解放的宣言书:东方风来满眼春 275
第二节 “我是谁?”:传媒再定位 281
第三节 集团化浪潮风起云涌 287
第四节 “二重奏”:媒介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 294
第三章 传统媒体扬帆远航 300
第一节 内容为王:一代人有一代之追求 300
第二节 形式也是内容 332
第四章 新媒介时代的来临 342
第一节 从商业网站到“自媒体”的跨越 342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下的传播格局 356
第三节 网络媒体的“罪与罚” 367
第五章 舆论监督破浪前行 371
第一节 《焦点访谈》:一个社会守望者 371
第二节 “南丹矿难”:媒体首先“亮剑”刺破黑幕 375
第三节 “孙志刚事件”与一部陈规的作古 379
第四节 激荡的“公共事件元年” 383
第五节 从“俯卧撑”到“躲猫猫” 391
尾声 401
附录 401
新闻与社会:敢问路在何方?——专访著名新闻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甘惜分先生 401
淡定中的历史钩沉——专访著名新闻史学者丁淦林教授 409
新闻改革: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专访著名新闻学者孙旭培教授 420
传媒变革:何处是归程?——专访知名传媒学者喻国明教授 435
亲历“大跃进”报道——专访新华社高级记者方徨 449
理性、建设性是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共识——专访著名报人、《中国周刊》执行社长朱德付 463
现在是广播人最大有可为的时代——专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中国之声”频率总监史敏 475
民主已经更具体,媒体应该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专访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评论员白岩松 483
网络将更多的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是媒体——专访新浪网总编辑陈彤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