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史 (第三篇·延安时期)》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图片 1

第二十二章 「九、一八」事变与统一战线 1

第一节 日本之侵略与反应 1

壹 日军之侵略 1

贰 学生之反日运动 4

叁 俄共之反应 8

第二节 中共武装保卫苏联 11

壹 中共对「九、一八」之态度 12

贰 中共企图破坏「一、二八」抗战 16

叁 武装保卫苏联运动 17

肆 苏俄与日本协以谋我 20

伍 中共伪政权对日「宣战」 23

陆 共军与日军之呼应 25

第三节 统一战线之决定 29

壹 统一战线之意义 29

贰 下唇统一战事 30

叁 国际七大与八一宣言 34

第四节 中共展开统战运动 46

壹 中共之统战宣传 46

贰 中共之统战行动 66

叁 全国性群众统战之形成 75

壹 中日关系之紧张及政府之内外肆应 81

第一节 西安事变之导因 81

第二十三章 西安事变 81

贰 张学良与中共接触 84

叁 西安学生请愿事件 86

第二节 事变纪要 90

第三节 西安事变与中共 97

壹 史达林之指示 97

贰 中共投诚 100

第四节 中共之公开化 112

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之个人迷信运动 116

第一节 毛泽东控制陕北 117

壹 毛张之冲突 119

第二节 毛泽东迫走张国焘 119

贰 张国焘出走至武汉 120

叁 陈绍禹等为共党辩护 124

第三节 六中全会与毛陈斗争 130

壹 斗争之醖釀与形势 130

贰 问题之两种提法 132

叁 毛泽东之胜利 136

第四节 整顿三风运动 138

壹 整风运动之作用与开端 138

贰 毛泽东整顿三风报告 139

第六节 定于一尊之七次大会 140

叁 整风运动之展开 142

壹 历史之学习 146

第五节 历史之改写 146

贰 党史之决议 148

壹 七次大会开会经过 160

贰 毛泽东思想 160

叁 一片阿谀声 164

肆 环绕毛泽东之中委 166

第二十五章 抗战与磨擦 175

第一节 中共之「战绩」 175

壹 中共对抗战之态度 175

贰 所谓平型关大捷 179

叁 所谓百团大战 183

肆 牵制敌军问题 188

第二节 磨擦事件 194

壹 山西方面 194

贰 河北、山东、江苏方面 196

叁 统帅部之处理 200

肆 新四军事件 210

伍 磨擦事件继续发生 214

第二十六章 陕甘宁边区 216

第一节 边区之起源 216

壹 地理与历史背景 216

贰 边区之割据 217

叁 边区之非法 222

壹 政权性质 224

第二节 边区政权 224

贰 民主形式 227

叁 政权组织 231

肆 施政纲领 234

第三节 司法工作 239

壹 法院组织 240

贰 审判工作 241

叁 锄奸保卫工作 245

肆 法律 246

第四节 武装建设与抗战动员 250

壹 武装建设 250

贰 抗战动员 256

第五节 经济与财政 257

壹 经济建设 259

贰 财政工作 264

叁 经营鸦片 266

第六节 教育 270

壹 小学教育 271

贰 中等教育 274

叁 高等教育 277

肆 社会教育 283

第七节 边区党务与群众运动 285

壹 边区党务 285

贰 群众运动 288

第八节 文艺运动 291

壹 中共之文艺政策 291

贰 野百合花事件 299

叁 在大后方之文艺运动 312

附录 陕北之行 317

第二十七章 所谓「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331

第一节 晋察冀边区 333

壹 晋察冀根据地一般形势 333

贰 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 334

叁 七年来敌我的军事斗争 335

肆 晋察冀边区的民主建设 337

伍 人民的抗日战争 338

第二节 晋冀鲁豫边区 340

壹 晋冀鲁豫根据地一般形势 340

贰 对敌斗争与根据地创立经过 342

第三节 山东区 357

壹 山东抗日根据地形势 357

贰 七年来斗争与根据地创立经过 359

第四节 晋绥边区 364

壹 晋绥根据地的一般形势 364

贰 晋绥根据地的建立及敌我斗争概述 365

叁 晋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建设 369

壹 华中抗日根据地形势 371

第五节 华中根据地 371

贰 新四军的建立和概况 373

叁 华中根据地七年对敌斗争 374

第六节 华南游击队 377

壹 活跃在珠江三角洲上的东江纵队 377

贰 琼崖抗日独立游击纵队 380

第二十八章 中共准备再叛变 383

第一节 国际形势 383

壹 史达林鼓励日、德侵略 383

贰 德军进攻苏俄 387

叁 中共之善变 388

肆 第三国际之解放 390

壹 中苏关系之暗淡 391

第二节 中国对外关系 397

贰 中美关系之曲折 408

第三节 抗战末期之艰难 417

壹 军事之挫折 417

贰 经济之拮据 420

叁 政治之困扰 423

第四节 中共之转变与要挟 424

壹 毛泽东沦新民主主义 425

贰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436

第一节 政府与林祖涵之和谈 444

第二十九章 国共和谈 444

壹 政治风气未能改善 445

壹 张治中关系与中共商谈报告 445

贰 林祖涵报告国共谈判经过 452

第二节 赫尔利之斡旋 460

壹 赫尔利来华与访毛 460

贰 周恩来与政府商谈 462

叁 和谈中断 463

肆 日本投降与共军叛乱 464

伍 赫尔利愤而辞职 471

第三节 毛泽东来渝商谈 474

壹 毛泽东要战争,不要和平 474

贰 毛泽东来渝与双十会谈 481

第四节 马歇尔之调处 491

壹 三项成就 492

贰 三段插曲 498

第五节 和谈之失败 509

壹 东北之纠缠 509

贰 和谈最后失败 520

叁 中共之反美运动 528

第三十章 大陆之沦陷 530

第一节 经济与财政状况之恶化 530

壹 日本投降时财政状况颇佳 530

贰 经济拖垮财政 533

叁 经济紧急措施之失败 534

肆 币制改革、昙花一现 536

伍 美援不至 539

第二节 政治与社会之紊乱 544

贰 实行宪法不合时宜 546

叁 民主同盟被宣布为非法团体 547

肆 各地学潮风靡一时 553

第三节 战乱军事之失败 558

壹 国军之半年攻势 562

贰 西北战役--延安之得失 571

叁 东北战役--锦州会战 573

肆 华北战役--平津会战 581

伍 华中战役--徐蚌会战 584

陆 共军渡江狼奔豕突 590

柒 战乱军事之检讨 592

第四节 善后问题 600

壹 蒋总统暂时引退 600

贰 和谈之进行与失败 602

叁 蒋总统复行视事 609

肆 美外交人员被中共逐出大陆 610

延安时期大事记 613

重要参考资料 714

跋 723

附录 张国焘答著者问 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