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1
三、美苏同其盟国矛盾加剧,各盟国独立自主和离心倾向增强 10
2.社民党左翼的活动严重削弱了施密特政府在外交和防务方面的行动能力 101
1.自民党与联盟党结盟 102
二、基民盟、基社盟与自民党组成新的执政联盟 102
2.科尔新政府的建立 103
3.过渡政府内外政策的特点 105
三、西德政局仍在持续动荡 107
1.新执政联盟处境艰难 107
2.社民党力图重整旗鼓 108
3.绿党的崛起引人注目 109
柬埔寨抗越斗争进入新阶段 110
一、抗越武装斗争不断取得胜利 110
二、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 112
三、围绕柬埔寨问题的国际斗争 115
1.不结盟运动多数国家伸张正义 115
2.东盟国家继续明确支持柬埔寨 116
3.联大出现了有利于柬人民抗越的新形势 116
4.越南当局仍坚持地区霸权主义立场 117
四、第三世界在困难中谋求增进团结 12
一、以色列入侵的过程 121
1.以色列闪电式的进攻 121
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与中东形势 121
2.围困贝鲁特西区 125
3.美国对入侵的态度和哈比卜的穿梭调解 127
4.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撤出贝鲁特西区 132
5.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 133
二、以色列入侵的背景 135
1.以色列从西奈撤出后加紧推行“大以色列”计划 135
2.美国企图通过以色列的入侵维护它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137
三、以色列入侵后的中东形势 139
1.黎巴嫩政局一时难以稳定 139
2.巴勒斯坦人民革命进入以政治斗争为主的新阶段 141
3.非斯方案表明谋求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趋势在发展 143
4.里根提出解决中东问题的“新政策” 145
伊拉克和伊朗战争的新发展 148
一、两伊战争出现新的转折 148
1.伊朗反攻和伊拉克撤军 148
五、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
2.伊朗出兵伊拉克后的战局 150
3.伊朗反攻获胜和伊拉克军事失利的原因 152
4.两伊在战争中的损失 153
二、国际调解活动迄未奏效 154
1.有关各方的调解活动 154
2.国际调解未成和战争持续不停的原因 157
三、两伊战局变化的国际影响 159
1.海湾局势更加动荡紧张 160
2.阿拉伯国家出现新的组合和变化 161
3.苏美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和复杂 163
1.教科书问题由来已久 168
一、日本文部省篡改侵略史实不是孤立的现象 168
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问题 168
2.妄图恢复“战前体制”的右倾化动向 171
3.教科书问题的背景 174
1.日本各界人士的谴责和反对 175
二、各方的反应和复活军国主义的制约因素 175
2.国际上的强烈反应和抗议 177
3.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制约因素 178
三、中日两国政府关于教科书问题的外交折冲及铃木首相访华 179
1.关于教科书问题的外交折冲 179
第二届裁军特别联大 18
一、裁军特别联大的由来 18
2.铃木首相访华 182
1982年的中美关系 184
一、中美关系的指导原则 184
二、两国就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举行会谈 185
三、发表联合公报以后的中美关系 188
二、第二届裁军特别联大始末 19
1.会上要求超级大国率先裁军的呼声强烈 19
四、两国经济、贸易往来和人员互访活动 190
1.出口贸易萎缩,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 195
第三世界经济形势和南南合作 195
一、经济状况严重恶化 195
2.石油供过于求,油价下跌,石油输出国遭到沉重打击 196
3.西方保护主义盛行,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困难,企业破产增多 197
4.西方的高利率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不少国家出现支付危机 197
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进一步贫困化 198
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更形艰巨复杂 200
1.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困难,如紧施加压力 200
2.南北谈判停滞不前,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更形复杂、艰巨 201
三、南国合作和“新德里磋商” 203
1.南南合作的简单回顾和进展 203
2.“新德里磋商”会议的召开 205
美国经济危机和国内围绕经济政策的辩论 209
美国经济危机继续深化 209
1.企业开工率下降,失业问题严重 209
2.特设委员会工作未能取得进展 21
2.企业破产创纪录 210
二、里根政府“经济复兴计划”未能奏效 211
1.里根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依据 211
2.里根经济计划的执行使美国经济危机火上加油 214
三、美国国内关于经济政策的辩论和里根经济政策的调整 217
1.围绕财政、货币政策的争论 217
2.里根政府从供应学派立场后退 220
3.联邦储备委员会不再坚持紧缩政策 223
持续不景气的苏联农业 226
一、农业连续歉收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影响 226
2.农业占用资金多、效率低,限制了其他部门的发展 227
1.农业不景气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227
3.农业不景气限制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229
3.中国代表团提出裁军新建议 23
1.美苏应对会议失败承担责任 23
三、对第二届裁军特别联大的评价 23
4.农业不景气影响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30
二、制定并实施《食品纲要》 231
1.《食品纲要》的基本内容 231
2.保证《食品纲要》实现的主要物质技术措施 234
3.鼓励发展农村个人副业 236
三、改进农业管理体制 237
1.改进和完善农业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237
2.改进和完善农业管理体制的主要措施 239
四、推行各种包工制,改进劳动报酬制度 243
1.推广各种包工制 245
2.扩大采用实物报酬 245
3.提高农场各级人员的职务工资 245
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 247
一、保加利亚全面实行新经济机制 247
2.会议反映了第三世界等国家和世界人民反对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加剧军备竞赛的呼声 25
二、捷克斯洛伐克实行新的农业管理体制 253
三、匈牙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 256
四、“战时状态”下的波兰经济改革 260
五、罗马尼亚实行职工入股分红制和农业定额包产制 264
六、南斯拉夫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269
大事记 275
大事记(1982年1~12月) 275
旷日持久的东西方裁军谈判 28
一、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28
1.历史的回顾 28
1982年国际形势的回顾 3
一、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3
文件、资料选编 337
美国总统里根的国情咨文(节录)(1982年1月26日) 337
2.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新回合 34
联大第九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敦促所有国家制裁以色列吞并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的决议(1982年2月5日) 341
中国代表团在“新德里磋商(南南会议)”上提出开展南南合作的五项原则(1982年2月23日) 342
“新德里磋商” (南南会议)主席帕萨拉蒂的总结发言(节录)(1982年2月24日) 343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勃利日涅夫在塔什干的讲话(关于苏中关系部分)(1982年3月24日) 348
赵紫阳总理向几内亚比绍国家元首维埃拉介绍中国对外政策的三个基本点(1982年4月19日) 349
美国总统里根在尤里卡学校表演说,就美苏关系提出“五点纳领”(1982年5月9日) 349
赵紫阳总理在同铃木首相会谈中提出发展中日经济关系的三项原则(1982年6月1日) 351
赵紫阳总理在东京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1982年6月2日) 352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联合声明(节录)(1982年6月6日) 354
胡耀邦主席会见荷兰共产党主席胡克斯特拉重申发展各国共产党之间关系的四项原则(1982年6月7日) 356
经济互助委员会会议第三十六次例会公报(节录)(1982年6月10日) 356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黄华在第二届裁军特别联大的讲话(1982年6月11日) 357
中国代表团在第二届裁军特别联大提出《关于立即停止军备竞赛和进行裁军的主要措施的建议》(1982年6月21日) 360
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宣言(1982年6月22日) 361
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1982年6月26日) 363
吴学谦副外长约见日本驻华大使重申中国政府立场再次要求日方纠正文部省审定教科书中的错误(1982年8月5日) 3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颂扬(1982年8月17日) 365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关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的声明(1982年8月17日) 366
美国总统里根就美中联合公报发表声明(节录)(1982年8月17日) 367
胡耀邦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五部分《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1982年9月1日) 368
美国总统里根关于中东和平问题的讲话(节录)(1982年9月1日) 372
第十二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最后宣言(1982年9月9日) 374
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就香港问题答记者问(1982年9月30日) 376
中国代表团团长黄华在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摘要)(1982年10月4日) 376
西德总理科尔发表政府声明(1982年10月13日) 380
胡耀邦总书记会见法国记者的讲话(1982年10月17日) 381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就参加中东和谈等问题表明的四点立场(1982年11月8日) 382
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的讲话(节录)(1982年11月22日) 383
黄华特使离京赴莫斯科前对记者发表谈话(1982年11月14日) 38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越南宣称的所谓北部湾边界线发表的声明(1982年11月28日) 387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日本第十七届国会临时会议上发表的政见演说(节录)(1982年12月3日) 388
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韩叙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最后会议上的发言(1982年12月9日) 39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一条至第一三二条摘录)(1982年12月10日) 392
1.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 4
二、美苏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 40
1.限制欧洲中程武器谈判起因于“双重决议” 41
2.双方的主要分歧 42
赵紫阳总理对摩洛哥广播电视台记者的谈话(1982年12月29日) 429
汉英人名对照表 432
3.斗争的实质是美争夺战略优势 45
三、中欧裁军谈判 46
1.谈判的由来 46
2.谈判的进程 48
2.世界贸易萎缩,国际金融信贷市场很不稳定 5
阿英马尔维纳斯群岛冲突 53
一、阿英马岛争端的历史由来 53
1.马岛争端是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 53
2.阿英双方未能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54
二、阿根廷对马岛采取军事行动和引起的反应 55
1.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岛的经过 55
2.阿根廷国内出现团结对外的局面 56
3.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的对策 57
4.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岛的国际反应 58
3.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各国的政局,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6
三、国际调解活动 61
1.黑格的穿梭斡旋和联合国的从中调停 62
2.调解失败的原因 64
四、英军重占马岛 65
1.英军发动进攻,重占马岛 65
2.一次现代化的战争 69
二、美苏争夺剧烈,关系紧张 7
1.阿根廷政局愈益动荡 71
五、马岛战争的后果与影响 71
2.英国撒切尔政府的地位较前加强 72
3.美国同拉美国家的关系受到损害 74
美国和西欧盟国之间矛盾的新发展 77
一、美欧在天然气管道交易等问题上的矛盾 77
1.美国坚决反对并阻挠西欧同苏联的天然气交易 78
2.西欧不顾美国反对,相继同苏联达成天然气协议 81
3.美国单方面扩大制裁,西欧冲破美国禁令 83
4.经济贸易磨擦迭起 85
1.对苏战略的分歧 87
二、美欧之间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 87
2.世界性经济危机加深了美欧经济矛盾 89
3.美国里根政府对待盟国的霸权政策 89
三、美欧矛盾的影响和双方为缓和矛盾而作的努力 91
1.美欧联盟裂痕加深,苏联趁机分化离间 91
2.美欧采取各种措施缓和矛盾,努力平怠风波 93
施密特政府的倒台及西德政局 96
一、.社民党-自民党联合政府倒台的原因 96
1.联合政府无法使西德摆脱经济困境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