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政党与传统 6
第一节 西方的政治传统 6
一、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6
二、圣经文明 13
三、罗马的共和制和专制 15
四、西方民主传统的传承 18
五、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党制度 24
第二节 专制——中国的政治传统 31
一、专制思想 31
二、专制制度和传统 37
三、封建制和资本主义 45
第二章 改良与革命 51
第一节 空前的危机感 51
第二节 十年立宪路 55
第三节 政党的雏形 68
一、政闻社 68
二、预备立宪公会 69
三、国会请愿同志会 72
四、民党和政府党 73
第四节 革命团体 76
一、先行者孙文和兴中会 76
二、华兴会 79
三、光复会 80
第五节 革命的宣传 81
第六节 松散的联盟——中国同盟会 82
第七节 同盟会中部总会 88
第八节 共和国的建立 91
第三章 群雄并起到三足鼎立 98
第一节 政党林立 98
一、共识 99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 102
三、特殊的时期 106
四、知识分子的新选择 107
第二节 国人对政党的理解 107
第三节 保守派政党——共和党 116
一、共和党的组建 116
二、共和党的人员构成 126
三、共和党和袁世凯 128
四、统一党脱离共和党重新独立 130
第四节 从同盟会到国民党 132
一、同盟会内部的分化 132
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34
三、六党合并后的新政纲 150
四、孙中山与改组国民党 152
第五节 第三党——民主党 156
一、复活的立宪派 156
二、民主党的组建 158
第六节 民初其他政党 167
一、自由党 167
二、中国社会党 169
三、民初其他小党派 174
第四章 步履维艰的宪政之路 176
第一节 唐陆内阁风潮 176
一、唐绍仪组阁 176
二、六国银行与善后大借款 179
三、王芝祥督直改委事件 184
四、唐内阁垮台后的党争 186
五、短命的超然内阁 189
第二节 张振武案 194
一、张振武被诛杀 194
二、各党协同一致 199
三、流产的弹劾案 204
第三节 俄蒙协约 206
第四节 军民分治和江西民政长事件 211
第五节 国民党的理想 213
一、孙中山北上 213
二、宋教仁和第一届国会选举 216
第六节 宋案和二次革命 228
一、宋教仁案 228
二、武力还是法律解决 234
三、无果而果的大借款案 237
四、二次革命与国民党 241
五、保守党反对二次革命 246
第五章 苦涩的宪政梦 249
第一节 保守党的大联合 249
一、三党合并为进步党 249
二、进步党的主张和熊希龄内阁 263
三、进步党的分裂危机 274
第二节 保守党与激进党的合作 276
一、宪法起草委员会和天坛宪法 276
二、大中党和民宪党 281
第三节 公民党 285
第四节 继续革命——中华革命党 289
第五节 进步党和袁世凯的决裂 293
一、帝制之路 293
二、二十一条 296
三、捍卫共和 297
第六章 强弩之末——共和复活和南北混战时期的政团 302
第一节 传统政治的回归 302
一、研究系 303
二、商榷系 304
三、交通系 306
四、安福系 306
第二节 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308
结论 311
附录 315
附录一 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员简历表 315
附录二 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员简历表 332
附录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369
附录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71
附录五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 375
附录六 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 381
主要参考文献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