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8年底,为保护文物,共产党请梁思成绘制北平古物保护图。三道保护古迹令、对破坏北平文物者实施精确打击表明中共的态度 1
2 新中国百废待举,共产党首先对破坏、倒卖中国文物的三名帝国主义分子进行了审判,驱逐了文物盗贼 9
3 为挽救文物,政务院批百万港币从香港购回国宝,从被动的保护到主动的出击 11
4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要把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等人的墓迁出北京。但在“若无大碍,袁崇焕祠墓应予保留”的批示下得以保留 17
5 共产党爱护文物,美名天下传。许多人把自家的文物交出来。西周重器捐赠国家,示人心向背 23
6 不久,因城市建设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个别地方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减弱 41
7 为阻止以破四旧的名义破坏文物风潮,中央指示率先成立北京文物图书清理小组,秘密保护文物,并调去两辆大卡车及30辆自行车,成立文管处并特派军代表 74
8 文物图书清理小组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北京市文物抢救、保护的任务,“首长”们拿走的文物也全部追回 108
9 在国务院保护文物的指示下,上海市文物系统取得上海市政府支持,全力以赴地保护文物 111
10 上海博物馆馆长说:“怕挨红卫兵的武装带,怕坐喷气式就放弃保护文物的责任,那还是文物工作者吗?” 120
11 执行周恩来的指示,在保护文物的同时,马承源、陈佩芬与上海交大等单位研究出透光镜原理 132
12 落实政策,文物归还,许多人没想到文物完好无损。刘靖基说:“共产党保护文物,我的东西一件没少。” 142
13 杭州中学红卫兵要砸灵隐寺,浙大万名师生闻讯前去保护灵隐寺。国务院回电:灵隐寺保留下来。 145
14 许多普通人也默默地保护着文物。北京图书馆的研究员丁瑜在“四旧”中发现了极为珍贵的宋版《碛砂藏》及宋版《十三经》。“文革”后完整无损地上交给国家 170
15 红卫兵毁了被称为“黄浦之英、民族之雄”的戴安澜的墓。普通工人沈汉生挺身而出。从此他开始了寻找、保护辛亥革命文物的壮举 195
16 李松堂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但他被誉为“用保护民俗文物与‘文革’作斗争的人”。在北京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209
17 为能够长久地保护好文物,1975年底,国务院指示“弄清家底”,编纂出全国的古籍善本书目总目录。1978年底开始实施,1995年初书目完成 228
参考书目 235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