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炳辉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中外文学关系视域中的文学东欧 1

第一节 从地理东欧到政治东欧 1

第二节 从文化东欧到文学东欧 6

第三节 东欧文学的共同特点 8

第二章 清末民初东欧文学汉译的滥觞 10

第一节 波兰“亡国史鉴”与汪笑侬的新京剧《瓜种兰因》 12

第二节 李石曾译《夜未央》和许啸天的“波兰情剧” 15

第三节 周氏兄弟与《摩罗诗力说》《域外小说集》 19

第四节 周氏兄弟与匈牙利文学的早期译介 25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弱势民族文学的译介 32

第一节 该时期弱势民族文学译介概述 32

第二节 周氏兄弟对“弱小民族文学”的倡导及其译介实践 36

第三节 茅盾与《小说月报》对译介东欧文学的贡献 39

第四节 朱湘与他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 47

第五节 其他文学期刊对中东欧文学的译介 49

第四章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欧文学的译介 56

第一节 三四十年代中东欧文学译介概述 56

第二节 茅盾、巴金、王鲁彦、孙用等翻译家的译介贡献 59

第三节《文学》《矛盾》等文学期刊对中东欧文学的译介 65

第四节 民族话语的意识形态性和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 72

第五章 共和国时期弱势民族文学译介与民族文化建构 80

第一节前30年弱势民族文学的译介 80

第二节后30年弱势民族文学的译介 89

第三节 本土文化规范与外来文学的创生性 98

第六章 现代中国视域中的裴多菲·山陀尔——以《格言诗》中译为阐释中心 102

第一节 裴多菲的中国形象与他的“格言诗” 102

第二节“格言诗”的七个译本 105

第三节“五言古体式”译本何以在竞争中胜出? 110

第四节“以讹传讹”背后的文化缘由 112

第七章 显克维奇、伏契克与布莱希特在中国的不同命运 114

第一节 波兰作家显克维奇的译介 114

第二节 捷克作家伏契克在中国的译介 117

第三节 东德戏剧家布莱希特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120

第八章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译介及其接受 125

第一节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译介的概况 125

第二节 不约而同的选择:李欧梵与韩少功的译介 131

第三节 是什么打动了中国:昆德拉的影响因素分析 135

第四节 民族身份感的暗合:昆德拉的世界/民族文学意识 139

第五节 变奏与致意:在创造中延续和展开的经典——《雅克和他的主人》跨文化解读 147

第九章 世界语理想与弱势民族文学译介和影响 156

第一节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的Esperanto 156

第二节 国际世界语运动及其理想在中国的传播 159

第三节 以世界语为中介语的弱势民族文学译介 166

第四节 中西关系压力下的反抗努力及其内在紧张 172

第十章 新中国60年的东欧文学译介与研究 178

第一节前30年东欧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178

第二节后30年东欧文学研究的热点 185

第三节 近三十年来东欧文学研究的深入 193

第四节 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探索和未来发展的挑战 199

第十一章 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的纠缠——泰戈尔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203

第一节 泰戈尔的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 203

第二节 两次访华及其反响 209

第三节20年代中国的东西文化之争中的泰戈尔批判 213

第四节 泰戈尔对于中国新文学的意义 217

第十二章 以东欧为中心的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外文学关系中的地位和意义 221

第一节 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与中国世界观的转变 221

第二节 被压抑和遮蔽的中外文学关系线索 227

第三节 揭示中国文学现代性特殊内涵的有效场所 230

第四节 弱势民族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建立 240

第五节 东欧文学的中国意义 251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