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趋势 1
1.1 静脉产业园区概念及内涵 1
1.1.1 静脉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1
1.1.2 静脉产业园区概念及内涵 4
1.2 国外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5
1.2.1 发展概况 5
1.2.2 日本北九州生态城范例 6
1.2.3 国外静脉产业发展经验 8
1.3 国内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9
1.3.1 发展概况 9
1.3.2 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实例 14
1.3.3 天津静海子牙产业园区 16
1.3.4 德力西再生塑料生态工业园区 19
1.4 静脉产业园区核心要素 21
1.4.1 核心要素识别 21
1.4.2 回收体系 22
1.4.3 生产体系 24
1.4.4 研发孵化体系 25
1.4.5 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25
1.4.6 宣传教育体系 26
1.4.7 保障体系 27
1.5 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及趋势 28
1.5.1 静脉产业园区发展驱动力分析 28
1.5.2 发展存在的问题 30
1.5.3 静脉产业园区发展趋势 32
第二章 静脉产业资源量预测 35
2.1 研究框架及方法 36
2.1.1 研究方法 36
2.1.2 研究路线图 40
2.1.3 关键参数选择及计算方法 41
2.2 废钢铁 44
2.3 废有色金属 49
2.3.1 废铜 49
2.3.2 废铝 53
2.3.3 废铅 54
2.4 废塑料 58
2.5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61
2.6 报废汽车 67
2.7 废轮胎 69
2.8 全国可回收资源量分析 75
第三章 静脉产业资源回收 77
3.1 物流图及构建方法 77
3.1.1 再生资源物流图 77
3.1.2 再生资源物流分析 80
3.1.3 再生资源物流图构建方法 80
3.2 物流图模型 81
3.2.1 回收环节 81
3.2.2 运输配送环节 83
3.2.3 加工利用环节 84
3.3 资源回收关键影响因素 84
3.3.1 再生资源基本属性 85
3.3.2 再生资源价值属性 85
3.3.3 再生资源行业引导政策 86
3.3.4 再生资源技术发展水平 86
3.3.5 地区物流条件 87
3.4 典型资源回收分析 87
3.4.1 废钢铁 87
3.4.2 废塑料 88
3.4.3 废轮胎 90
3.4.4 报废汽车 91
3.4.5 废铜、废铝 92
3.4.6 废铅酸电池 94
3.4.7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 94
3.5 资源回收过程环境问题及对策 96
3.5.1 环境问题分析 96
3.5.2 环境管理对策 98
第四章 我国静脉产业园区布点方案 99
4.1 布点优化模型 99
4.1.1 模型选择 99
4.1.2 假设条件 99
4.1.3 费用构成和变量规范 100
4.1.4 建立模型 101
4.1.5 布点模型参数的选取 102
4.2 情景分析 103
4.2.1 情景设定 103
4.2.2 区域及处理量边界设定 104
4.2.3 布点优化结果对比 105
4.3 建议布点优化方案 109
第五章 静脉产业园区环境管理 112
5.1 典型再生资源处理工艺及污染物排放 112
5.1.1 废钢铁 112
5.1.2 废有色金属 113
5.1.3 废塑料 116
5.1.4 废电子电器产品 117
5.1.5 废汽车 124
5.1.6 废轮胎 126
5.2 静脉产业园区物质代谢模式 126
5.2.1 再生资源代谢模式 126
5.2.2 水资源代谢模式 130
5.2.3 能源代谢模式 132
5.3 静脉产业园区环境监管 133
5.3.1 环境准入 133
5.3.2 建立和完善园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137
5.3.3 完善园区环境监控体系 138
5.3.4 环境风险控制 139
5.4 静脉产业园区污染防控 142
5.4.1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方案 144
5.4.2 废水污染控制方案 147
5.4.3 大气污染控制方案 149
5.4.4 噪声污染控制方案 150
5.4.5 土壤污染控制方案 151
第六章 静脉产业园区政策 153
6.1 我国静脉产业发展政策综述 153
6.1.1 总体政策综述 153
6.1.2 重点行业政策梳理 159
6.2 政策研究模型 165
6.2.1 静脉产业影响要素响应模型 165
6.2.2 重点行业分析 170
6.2.3 主要结论 177
6.3 国内外静脉产业发展比较 177
6.3.1 静脉产业建设国际实践的初步对比 177
6.3.2 对我国的启示 178
6.4 我国静脉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182
6.4.1 宏观层面 182
6.4.2 废物原料产生环节 183
6.4.3 再利用环节 185
6.4.4 消费环节 187
6.4.5 辅助政策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