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国际贸易理论简史 1
国际贸易理论演化简史 3
转向微观:“新新”理论 5
“大数据”时代、计量热与经济学研究的“偏转” 6
第1讲 距离与国际贸易:引力模型 9
1.1 新视角:引入边界和距离 11
1.2 引力模型:主要命题 13
1.3 引力模型的主要结论 15
1.4 引力模型与测度贸易流量:后续研究进展 16
1.5 引力模型:一个补充 21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7
第2讲 企业异质性:梅里兹贸易模型 29
2.1 企业异质性:几个重要实证发现 31
2.2 梅里兹模型:出发点 34
2.3 梅里兹模型:封闭经济均衡 38
2.4 梅里兹模型:贸易均衡 40
2.5 梅里兹模型:两个重要拓展 43
2.6 梅里兹模型:后续实证研究 46
附录: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精要 48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53
第3讲 产品—企业异质性对接:贸易扩张边际模型 55
3.1 贸易边际的二元分野界定 58
3.2 测度贸易扩张边际:方法与模型 59
3.3 二元边际分野的贸易模型 62
3.4 二元边际贸易效应:实证检验 69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72
第4讲 垄断竞争:克鲁格曼模型 75
4.1 克鲁格曼模型:关键假设及其寓意 77
4.2 克鲁格曼模型:封闭经济 78
4.3 自由贸易:模型与均衡条件 81
4.4 模型拓展:四个推断 83
4.5 克鲁格曼模型的实证研究 88
附录 垄断竞争——一个建模“万花筒” 90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02
第5讲 寡头垄断:模型与实证 105
5.1 引言:双寡头垄断基本特征 107
5.2 双寡头垄断之价格竞争:Bertrand模型 108
5.3 双寡头垄断企业的产量竞争:古诺模型 111
5.4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贸易政策与居民福利 114
5.5 寡头垄断竞争模型:实证研究新进展 117
附录:罗伊恒等式证明 119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21
第6讲 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123
6.1 引言:一种长盛不衰的理论 125
6.2 李嘉图模型:基本形式 125
6.3 李嘉图模型的拓展:多产品贸易 128
6.4 李嘉图模型的拓展:多国贸易 129
6.5 李嘉图模型的拓展:考虑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 133
6.6 李嘉图模型的拓展:中间产品投入与贸易情形 134
6.7 围绕李嘉图模型推断的计量与实证研究 137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40
第7讲 要素禀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45
7.1 要素禀赋理论:基本情景 147
7.2 H-O定理:基本形式 149
7.3 H-O定理扩展:S-S定理 153
7.4 雷布津斯基定理 155
7.5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56
7.6 特定要素模型:H-O模型的一个短期形式 158
7.7 围绕H-O模型的实证研究 161
附录:库恩—塔克条件 164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70
第8讲 制度质量与贸易:建模思路与实证方法 173
8.1 制度质量与贸易:三个基本视野 175
8.2 制度质量与贸易:李嘉图-H-O建模思路 177
8.3 制度质量与贸易:考虑一体化的建模框架 179
8.4 制度质量与贸易:沿着GHM方法的建模 181
8.5 制度质量与贸易:实证路径与方法 185
8.6 制度质量与贸易:逆向效应作用机理 189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91
第9讲 贸易利益:一个综合视野 193
9.1 定义贸易收益 195
9.2 贸易收益基本定理:物物交换的情形 196
9.3 贸易收益基本定理:引入价格因素 200
9.4 贸易收益:拓展定理 202
9.5 贸易收益:考虑中间品进口的定理拓展 204
9.6 贸易收益的测度与分解 206
附录:贸易利益分析关联概念 208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09
第10讲 回到起点:贸易分析基础框架 211
10.1 封闭经济:基本假设与基本模型 213
10.2 封闭经济:新古典模型及其特点 215
10.3 封闭经济:另一种分析框架 218
10.4 生产者均衡 220
10.5 消费者均衡 224
10.6 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 226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29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