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寓言故事的定义、性质及其分类 6
2.1 引言 6
2.2 寓言故事的定义和性质 8
2.3 寓言故事的分类 11
2.3.1 Alexander Balmain Bruce的分类 12
2.3.2 Rudolf Bultmann的分类 13
2.3.3 A.T.Cadoux的分类 14
2.3.4 C.H.Dodd的分类 15
2.3.5 Joachim.Jeremias的分类 16
2.3.6 T.W.Manson的分类 17
2.3.7 Archibald M.Hunter的分类 18
2.3.8 Geraint V.Jones的分类 19
2.3.9 Dan Otto Via的分类 20
2.4 小结 20
第三章 耶稣寓言故事阐释史 22
3.1 引言 22
3.2 神学象征阐释(theological allegorizing) 24
3.3 单一寓意阐释(one-point interpretation) 27
3.4 历史—末世阐释(historical-eschatological approaches) 30
3.5 新阐释(new hermeneutics) 34
3.6 文学—结构主义(literary-structuralism) 36
3.7 寓言故事的巴勒斯坦和犹太传统 42
3.8 象征阐释的回归和多价解读 45
3.9 小结 51
第四章 隐喻研究概述 54
4.1 引言 54
4.2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观点 55
4.3 Ogden和Richards以及Black的隐喻观点 58
4.3.1 Ogden和Richards的tenor和vehicle 58
4.3.2 Black的互动理论 59
4.4 Ricoeur的隐喻理论 61
4.5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 61
4.6 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 70
4.7 篇章中的隐喻 78
4.8 隐喻的识别:MIP 84
4.9 隐喻与意识形态 86
4.10 文学作品隐喻研究示例——《威尼斯商人》爱情主题的认知解读 87
4.11 小结 91
第五章 耶稣寓言故事的认知解读 93
5.1 引言 93
5.2 上帝和他的天国 94
5.2.1 “迷失的羊”(太18:12-14;路15:4-7) 95
5.2.2 “失钱”(路15:8-10) 99
5.2.3 “浪子回头”(路15:11-32) 102
5.3 天国的子民 114
5.3.1 “谦卑如孩童”(太18:1-4;路9:46-48;可9:33-37) 116
5.3.2 “愚蠢的富翁”(路12:16-21) 119
5.3.3 “财主和拉撒路”(路16:19-31) 121
5.4 天国和社会 130
5.4.1 “两个建筑师”(太7:24-27;路6:47-49) 131
5.4.2 “善良的撒玛利亚人”(路10:30-37) 134
5.5 天国的现在和未来 141
5.5.1 “芥籽”(太13:31-32;可4:30-32;路13:18-19) 142
5.5.2 “十童女”(太25:1-13) 144
5.5.3 “银元”(太25:14-30) 150
5.6 小结 155
第六章 耶稣寓言故事的实证依据 156
6.1 引言 156
6.2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 157
6.2.1 内省法 157
6.2.2 实证法 159
6.2.2.1 行为和反应时间研究 159
6.2.2.2 手势研究 160
6.2.2.3 眼睛跟踪研究 161
6.2.2.4 事件相关电势和功能磁共振成像 161
6.3 一项关于耶稣寓言故事理解的调查 163
6.3.1 “浪子回头” 163
6.3.2 “善良的撒玛利亚人” 164
6.3.3 “十童女” 165
6.3.4 “银元” 165
6.3.5 “芥籽” 166
6.4 小结 166
第七章 结语 168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168
7.2 本研究的局限 169
7.3 本研究的意义 171
参考文献 172
附录 183
1.耶稣寓言故事一览 183
2.书中插图作者简介 185
3.调查问卷 188
4.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194
5.浪子回头金不换 201
后记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