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注 1
论 9
第一章 是其所是与无私/无是 9
一 是之“另一者” 9
二 是与关心 14
三 说与所说 18
四 具主体性者 29
五 对他人之应承 34
六 是其所是与表示 41
七 感受性 49
八 是与超过是之处 53
九 主体性并非是其所是的一种样式 56
十 论述路线安排 61
析 67
第二章 从意向性到感受活动 67
一 提问与对他人之忠 67
二 提问与是:时间与回忆 75
三 时间与话语 85
1.感受性体验 85
2.语言 93
3.所说与说 100
4.是或是其所是者这一语义两可 103
5.还原 115
四 说与主体性 120
1.无所说之说 120
2.作为暴露于另一者之说 125
3.无论己之愿意与否 132
4.忍耐,身体性,感受性 138
5.此一者 144
6.主体性与人性 147
第三章 感受性与切近 153
一 感受性与认识 153
二 感受性与表示 162
三 感受性与心灵 170
四 享受 178
五 易受伤害性与接触 184
六 切近 196
1.切近与空间 196
2.切近与主体性 200
3.切近与萦怀 207
4.现象与脸 216
5.切近与无限 224
6.表示与存在 227
第四章 替代 235
一 原则与无端 235
二 源点复返 243
三 己 260
四 替代 269
五 交流 285
六 “有限的自由” 294
第五章 主体性与无限 313
一 表示与对象性关系 313
1.被是所吸收的主体 313
2.服务于系统的主体 316
3.作为说话者而被吸收到所说之中的主体 320
4.未被吸收到是之中的能应承的主体 322
5.些一者而为另一者并非一种诺约 324
二 无限之荣耀 331
1.[为]灵[所]感 331
2.[为]灵[所]感与见证 335
3.诚与无限所具有之荣耀 339
4.见证与语言 342
5.见证与先知式预言 349
三 从说到所说,或,欲望之智慧 357
四 意义与有 378
五 怀疑主义与理性 384
另外地说 401
第六章 在……之外 401
关键词汇对照及解释 427
译后记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