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上编 格局与理论 3
第一章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文化格局 3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 3
第二节 信息传播新技术和文化产业化的影响 6
第三节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问世 22
第四节 美国相对衰退和中国和平复兴 31
第二章 国际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的文化 43
第一节 文化的定义 43
第二节 文化要素的“珍珠链模型” 55
第三章 国际传播学视角中的文化软实力 76
第一节 软实力 76
第二节 文化软实力 81
第三节 文化影响力 104
第四节 新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化 121
第四章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评估体系及评估实践 125
第一节 文献中的文化影响力评估指标 126
第二节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评估体系 143
第三节 中华文化在八国影响力调查过程 156
第四节 调查数据的信度、效度和可比性 170
第五节 调查研究结果的呈现 180
下编 调查与思考 187
第五章 中华文化符号在海外 187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的影响 187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影响 224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239
第六章 中华文化产品的影响 245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的影响 245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影响 254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272
第七章 中华核心价值观在海外的共享性 277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调查 277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调查 309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339
第八章 对中华思维方式的态度 349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的调查 349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调查 357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365
第九章 中华传统信仰在海外 367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的影响 367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影响 376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384
第十章 中国媒体海外传播状况 386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影响 386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影响 431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444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团体与企业的对外影响力 453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调查 453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影响 467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486
第十二章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民众与杰出人物 492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调查 492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影响 521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542
第十三章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545
第一节 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的看法 545
第二节 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看法 549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558
第十四章 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印象 563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调查 563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调查 570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576
第十五章 对中国外交的评价 578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调查 578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调查 588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595
第十六章 中国的整体国家形象 598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调查 598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调查 620
第三节 调查后的思考 648
第十七章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654
第一节 在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的调查 654
第二节 在日本、韩国、越南、印尼的调查 670
第三节 创建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数 688
第四节 调查后的思考 711
结语 716
附录一 721
附录二 739
参考文献 783
索引 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