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广播电视学的基本概念 1
一、广播、电视与广播电视 2
二、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 4
三、广播电视的媒介特征 13
四、广播电视与当代社会 17
五、作为学科的广播电视学 19
六、结语:视听符号支配的当代世界 24
第一章 全球广播电视业简史 27
第一节 广播业的诞生 28
第二节 电台广播的“黄金时代” 32
一、广播新闻的诞生与成熟 32
二、电台广播的社会影响 35
第三节 电视业的诞生 39
第四节 人类进入电视时代 42
一、作为娱乐工具的电视 42
二、电视新闻的崛起 44
第五节 广播电视业的全球化 48
一、卫星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 48
二、跨国媒体集团的大规模出现 49
三、节目贸易模式日趋成熟 50
第六节 广播电视业的新媒体化 52
第二章 广播电视机构与体制 54
第一节 广播电视机构形态 55
一、电台与电视台 55
二、广播电视网 59
三、节目制作机构 61
四、广播电视技术服务机构 63
第二节 电台与电视台的组织结构 65
一、组织结构类型 65
二、栏目管理模式 67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业的体制 72
一、国营广播电视体制 72
二、公营广播电视体制 74
三、商营广播电视体制 77
第三章 广播电视产业与经营 81
第一节 广播电视产业概况 82
一、广播电视产业的基本特征 83
二、广播电视产业的基本结构 85
三、广播电视产业链 90
第二节 广播电视市场体系 97
一、广播电视节目市场 97
二、广播电视资本市场 101
三、广播电视人才市场 102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业的集中和垄断 103
一、西方广播电视业的寡头垄断格局 103
二、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107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内容生产 110
第一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基本观念 111
一、舒德森:内容生产的社会学 112
二、塔克曼:媒介内容与社会现实相互建构 114
三、休梅克:影响媒介内容的社会因素 115
第二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批判性考察 117
一、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 117
二、阿尔都塞:媒介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119
第三节 广播电视节目及其生产机制 121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121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生产流程 129
三、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 132
第五章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控制 137
第一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 138
一、广播电视与认知 138
二、广播电视与态度 141
三、广播电视与行为 143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社会控制 147
一、广播电视法律法规 148
二、中国的广播电视行政管理 153
三、广播电视的规制机构 158
四、电视内容分级 161
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受众 165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概说 166
第二节 广播电视受众观的变迁 170
一、被动受众观 170
二、主动受众观 173
第三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 176
一、收视率的统计 177
二、主要受众调查机构 182
三、受众调查与内容生产 184
四、对“收听收视率至上主义”的批评 190
第七章 广播电视文化与批评 195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文化的基本概念 196
一、文化 196
二、权力 198
三、意识形态 200
四、再现 201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文化的基本特征 203
一、广播电视文化是家庭文化 203
二、广播电视文化是消费文化 204
三、广播电视文化是空间文化 206
四、广播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 208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文化批评的视角 210
一、符号学批评 211
二、叙事学批评 214
三、女性主义批评 216
四、后殖民主义批评 218
第八章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业 22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23
一、音频与视频 223
二、流媒体 224
三、UGC 225
四、OTT 225
第二节 终端革命:智能电视机 226
第三节 渠道革命:网络广播电视 229
一、传统广播电视网站 230
二、独立内容点播网站 233
三、音视频分享网站 235
四、音乐流媒体网站 238
第四节 内容革命:网络节目 239
一、网络节目发展概况 240
二、技术对内容的影响 242
第五节 技术前沿:虚拟现实 245
一、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246
二、虚拟现实与媒介内容生产 247
三、观察与阐释 249
第九章 全球化语境下的广播电视业 254
第一节 跨国广播电视媒体 256
一、作为宣传工具的跨国电台广播 256
二、全球电视网络的形成 260
三、电视节目的全球流通 266
第二节 中国广播电视“走出去” 271
一、整频道(率)落地 272
二、节目海外发行 275
三、国际合作制片 276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全球化与文化帝国主义 277
第四节 社交媒体与跨国广播电视 282
一、视频网站:跨国广播电视的新战场 282
二、公民新闻:全球传播的新生力量 285
主要参考文献 289
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