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丛书”总序&陈平原 1
前 言 1
第一章 阅读韵书 1
第一节 支撑“中国、中华”观念的语言制度 1
第二节 韵书研究与语言制度史 3
第二章 《切韵》与唐代功令 7
第一节 产生韵书的技术、文化背景 7
第二节 陆法言《切韵》 10
第三节 唐代功令考 13
第四节 贡举对韵学的影响 22
第五节 唐代口语正音标准和《切韵》的地位 25
附录一 隋唐五代韵学年表 27
第三章 《广韵》与《集韵》 36
第一节 《广韵》与景德科举改革 36
第二节 《集韵》与古文复兴 44
第三节 《广韵》在南宋的复兴 51
本章小结 53
第四章 唐宋科举制度转变的方言背景 55
第一节 李涪《刊误》与乾符三年进士试 57
第二节 北方方言入声韵尾的弱化与五代北宋进士试 63
第三节 进士科功令与方言分歧 67
第四节 从骈文到古文 78
本章小结 80
第五章 “韵略”的蜕化 83
第一节 宋代“韵略”与进士科诗赋试 83
第二节 毛晃、毛居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宋代道学的韵书 88
第三节 附释音本的流行和《押韵释疑》 100
本章小结 108
第六章 “中原雅音”与宋元明江南儒学——“土中”观念、文化正统意识对中国正音理论的影响 110
第一节 “中原雅音”的思想背景 110
第二节 “中原雅音”和宋元明江南道统 117
第三节 所谓“中原雅音”的性质 127
第七章 音起八代之衰——复古诗论与元明清古音学 131
第一节 宋代诗学中的古诗用韵问题 131
第二节 朱熹“叶音”说及其影响 135
第三节 元代科举与“古韵”的制度化 139
第四节 明代复古诗论和古音学 140
第五节 诗学和韵学的乖离——清代古音学的质变 145
第八章 胡蓝党案、靖难之变与《洪武正韵》 148
第一节 “今来科举既开,未审用何本为主”——元代韵书的南北差异 148
第二节 “学士大夫束之高阁,不复省视”的韵书 150
第三节 《洪武正韵》七十六韵本、八十韵本的废兴 153
第四节 元明浙学与《洪武正韵》的编纂 166
第五节 胡蓝党案与《洪武正韵》 171
第六节 金华宋氏在建文年间的复起 174
第七节 靖难之变、解缙狱与《永乐大典》 176
第八节 应制与正字——《洪武正韵》的用途 180
第九节 明朝遗民和四库馆臣对《洪武正韵》的态度 190
附录二 陈天祥《四书辨疑》所引元代初期南北韵书异文考 196
附录三 《洪武正韵》同一小韵“重出切语”试释 199
附录四 明太祖诗韵谱 201
第九章 韵严“华夷”之辨 209
第一节 胡虏王制与华夏文物 209
第二节 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试与韵书的编纂 216
第三节 御定《音韵阐微》 220
第四节 似曾相识燕归来 224
第十章 清代鸿胪寺正音考 228
引言——有关明清时期汉语共同语的讨论 228
第一节 清朝宗室、旗人的汉语 230
第二节 鸿胪寺的正音——朝会唱赞和直隶音 233
第三节 北音强势化的原因 236
本章小结 242
第十一章 清代官话的制度化历程 243
第一节 “改土归流”和官话 245
第二节 地方官僚与官话 247
第三节 方言抵抗官话——闽粤的正音书院 249
第四节 官话词汇、文体的规范化——《圣谕广训直解》 255
第五节 官话作为语言资本的局限性 256
第十二章 光绪二十四年的古文 261
第一节 端午上谕 261
第二节 《马氏文通》与古文 267
第三节 严译的古文 270
第四节 光绪二十七年以后的古文 272
附录五 助字·篇章·“时文” 276
第十三章 眼睛的文学革命·耳朵的文学革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听觉媒体的发展和“国语”的实验 279
第一节 从1917年开始——眼睛的文学革命 280
第二节 “国语”前史简论 283
第三节 1926年前后——耳朵的文学革命 284
第四节 赵元任和“耳朵”的国语 287
第五节 国语、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 289
终章 回望中原夕霭时——失陷汴洛后的“雅音”想象 292
第一节 南宋音韵学与“中国”意识 292
第二节 韵书的理学化——“中原雅音”的产生 296
第三节 “后中原雅音”时代的汴洛音 300
参考书目 304
后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