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 3
第一节 在发愤图强中创业 5
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创建 5
二、苏联导弹的仿制 11
三、导弹的自行设计 22
四、探空火箭的试制 34
第二节 在“十年动乱”中拼搏 41
一、“八年四弹”规划的执行 41
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53
三、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 61
四、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 65
五、三线基地建设与调迁 71
第三节 在改革开放中壮大 88
一、洲际导弹和潜地导弹最后冲刺 88
二、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首次入轨 98
三、长征火箭首次发射外国卫星 108
四、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再度撞开世界大门 117
第四节 在创新发展中跨越 129
一、“一箭三星”项目的落实 129
二、载人航天工程的论证与工程实施 139
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 155
四、嫦娥探月工程的推进 165
五、“高分”专项 172
第五节 中国航天六十年的辉煌 177
一、导弹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77
二、运载火箭技术跻身国际一流 182
三、应用卫星实现了系列化发展 183
四、载人航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87
五、航天事业全面发展 191
第二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体制机制 205
第一节 与时俱进的体制变迁 207
一、航天事业的体制环境 207
二、高度权威的决策机构 210
三、从国家部委到大型国企 213
第二节 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235
一、型号研制程序 235
二、型号组织管理 241
三、航天工程的指挥调度工作 252
四、有效的协作保障机制 259
五、军民品分线管理 262
第三节 确保成功的质量管理 266
一、“一次成功”的质量意识 266
二、科学的质量管理系统 270
三、开创性的质量工作方法 277
第四节 德才兼备的人才管理 293
一、唯才是用的选拔机制 293
二、人尽其才的任用原则 300
三、“干中学、学中干”的培养模式 302
四、科研人员的考核激励 308
第五节 众志成城的文化氛围 315
一、以国为重的历史使命感 315
二、以企业为家的大院文化 325
三、以团队为先的合作意识 332
第三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方法 339
第一节 战略决策与顶层设计 341
一、三步布局,明晰方向 341
二、顶层设计,夯实基础 346
三、协调配合,确保成功 350
第二节 全国协作与果断抉择 356
一、大力协同,突破短板 356
二、抓住时机,及时行动 361
第三节 知识积累与自主创新 366
一、累积知识,推动创新 366
二、技术应用,可靠为先 370
第四节 技术民主与精益求精 375
一、技术民主,群策群力 375
二、精益求精,安全可靠 380
第五节 人尽其才与能力传承 385
一、比学帮带,不断传承 385
二、新人辈出,永保活力 388
第四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辩证思维 395
第一节 确保成功的信念和意识 397
一、“坚持到底,才能最后成功” 397
二、“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399
三、“双想”与“归零” 404
四、把成功作为信仰 409
第二节 从系统工程观到系统思维 412
一、总体意识与系统工程观 412
二、总体优化的思想 416
三、系统协调的理念 419
四、相关制约中的对立统一 422
第三节 面向实践的辩证智慧 430
一、引进与再创新的关系 430
二、继承与创新的平衡 435
三、质量与进度的双螺旋 439
四、设计与工艺的协同并进 447
五、无处不在的辩证法 450
第四节 航天研制活动的认识论 457
一、目标的确立与问题的设定 457
二、在探索中深化的认识闭环 460
三、性能与可靠性的综合权衡 466
四、设计与试验的互补 469
五、突破约束的创造性与洞察力 472
第五节 航天发展的顶层设计 478
一、预研积累与跨越拓新 478
二、发展尖端与加强基础 482
三、系统集成与关键突破 486
四、四类创新与“三个转变” 491
五、突破重围的超越之路 495
第五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动力 501
第一节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503
一、国家至上,矢志报国 503
二、自力更生,国之利器 508
第二节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515
一、自主创新,永攀高峰 515
二、追求卓越,永创一流 522
第三节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526
一、严、慎、细、实,以质取信 526
二、科学规范,永保成功 532
第四节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538
一、大力协同,集智攻关 538
二、携手合作,共创伟业 544
第五节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548
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548
二、艰苦奋斗,顽强坚定 555
结语 561
主要参考文献 564
第二版后记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