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误读”思想的历史性发生 2
第二节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基本内涵 5
第三节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研究价值 12
第一章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7
第一节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发展历程 18
一 误读理论的准备:作者权威的瓦解 18
二 误读理论的本义:对抗式批评 24
三 误读理论的深入:修辞性阅读 27
四 误读理论的后期走向:文化批评 30
第二节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思想渊源 33
一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34
二 尼采、德里达的解构哲学 37
三 “语言学转向”及文学语言研究 40
第二章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主体之维 46
第一节 误读:主体的防御手段 46
一 影响的焦虑 47
二 防御性误读 49
第二节 修正比的误读方式 52
第三节 精英主义的误读主体 57
第四节 “修辞之维”观照下的“主体之维” 64
第三章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修辞之维 69
第一节 误读:修辞的必然结果 70
第二节 修辞性的误读方式 79
一 德里达:边缘阅读策略 79
二 德·曼:修辞的语法化与语法的修辞化 84
三 米勒:“重复”理论 88
第四章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有效性问题 98
第一节 意义阐释标准之争 99
一 解构主义批评:语言修辞论 99
二 “作者意图论”之争 104
三 “文本意图论”之争 109
第二节 意识形态问题辨析 113
第三节 “虚无主义”之辩 118
一 传统批评与解构主义文学批评 119
二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维护“中心”的功能 123
第五章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历史价值 128
第一节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与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 128
一 误读理论与新批评文论 129
二 误读理论与读者系统文论 140
三 误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文论 149
第二节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57
一 意义增殖与交流困境 157
二 文学批评创作化的优劣两端 163
三 文学性的泛化与弱化 167
参考文献 174
后记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