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性”的定义的思考(译者序)&史忠义 1
前言&马克·昂热诺 让·贝西埃 杜沃·佛克马 伊娃·库什纳 1
第一部分 文学史实的形态与鉴定 3
1.社会、文化与文学史实&埃利埃泽·梅勒坦斯基 原作 让·贝西埃 审定 3
2.文学性&乔纳森·卡勒 21
3.文学概念的外延和动摇&雷吉纳·罗班 35
4.普遍性与可比性&皮埃尔·洛雷特 40
5.文学共性的臆测与推论&汉斯-乔治·鲁普雷希特 51
第二部分 文学体系 73
6.文学体裁&米哈伊尔·格洛文斯基 73
7.戏剧研究&帕特里斯·帕维斯 87
8.文学的历史结构&伊娃·库什纳 100
9.文学社会学&埃德蒙·克罗 117
10.翻译&约瑟·朗贝尔 141
11.跨文化比较研究&厄尔·迈因纳 原作 让-洛德·舒尔 译 150
第三部分 文本与文学交际 173
12.作为结构和建构的文本&米·森格利-马斯扎克 173
13.修辞学与文本的生产&阿·基比迪-瓦尔加 210
14.“主体的比较”:主体在话语中的影响&乌·克利辛斯基 229
15.文学的接受&埃尔吕德·伊布希 245
第四部分 批评的途径与方法 271
16.阐释论&马里奥·瓦尔代斯 271
17.文学评价&约·舒尔特-萨斯 282
18.文学与表现&让·贝西埃 303
19.认识论问题&杜沃·佛克马 320
附录:文学史的撰写 349
《欧洲语言文学比较史》之介绍:原则与组织工作&让·韦斯格尔伯 349
参考书目 355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413
跋&史忠义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