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医学丛书序 3

第一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气功的基本概念 3

第二节 气功学研究的范畴与方法 5

第三节 气功学展望 7

第二章 气功源流 9

第一节 气功的起源 9

第二节 儒家气功源流 10

第三节 释家气功源流 11

第四节 道家气功源流 13

第五节 武术气功源流 14

第六节 医学气功源流 16

第三章 传统气功学理论 21

第一节 气一元论 21

第二节 太极阴阳五行说 23

一、太极 23

二、阴阳 24

三、五行 26

第三节 《周易》与八卦学说 28

第四节 脏象学说 31

二、心主神明,主血脉 32

一、五脏主藏精 32

三、肺主气,司呼吸,合皮毛 33

四、肾主命门,为元气之根 33

五、肝主藏血,性喜条达 34

六、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 34

七、其他 34

第五节 经络学说 35

一、人体的经络系统 35

二、气功与经络的关系 36

第六节 性命学说 37

三、性命双修 38

二、命与修命 38

一、性与修性 38

第七节 精、气、神学说 39

一、精 39

二、气 40

三、神 41

四、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 42

第八节 气血津液说 42

一、气 43

二、血 44

三、津液 44

第九节 形神合一论 45

第十节 天人相应论 46

第四章 练功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49

第一节 练功三要素 49

一、调身 49

二、调息 54

三、调心 56

第二节 练功要领 58

一、松静自然 58

二、动静结合 59

三、练养相兼 59

六、循序渐进 60

四、意气相随 60

五、准确柔和 60

第三节 练功时间和方位的选择 61

一、练功时间的选择 61

二、练功方位的选择 63

第四节 练功注意事项 64

一、练功前注意事项 64

二、练功中注意事项 65

三、练功结束注意事项 65

一、触动感及幻觉 67

第一节 练功正常反应 67

第五章 练功反应、偏差及纠治 67

二、消化机能改善 68

三、新陈代谢旺盛 69

四、其他 69

第二节 练功异常反应 69

一、疲劳 70

二、呼吸不畅 70

三、杂念繁多 70

五、头痛头胀 71

六、腹痛腹胀 71

四、昏沉、因盹 71

七、舌干口燥 72

八、发冷发热 72

第三节 练功偏差 72

一、原因 72

二、症候 73

三、诊断标准 74

第四节 偏差纠治 74

一、常用纠偏方法 74

二、对症纠偏 76

参考文献 78

二、功种 81

一、功法 81

第二篇 气功的功法 81

第六章 功法、功种及其分类 81

第一节 功法、功种的概念 81

第二节 功法、功种的分类 82

一、以动、静分类 82

二、以练功形式分类 83

三、以练功内容分类 83

四、以练功目的分类 83

五、以练功作用分类 84

六、以流派分类 84

七、以功法特点分类 85

一、概述 86

第七章 吐纳派功法 86

第一节 六字诀 86

二、练功方法 87

三、应用 88

四、说明 89

第二节 胎息法 90

一、概述 90

二、练功方法 90

三、说明 90

二、练功方法 91

一、概述 91

第三节 郭林气功 91

三、应用 94

四、说明 95

第四节 强壮功 96

一、概述 96

二、练功方法 96

三、应用 97

四、说明 97

一、概述 98

二、练功方法 98

第五节 内养功 98

三、应用 99

四、说明 100

第八章 禅定及存想派功法 101

第一节 守窍法 102

一、概述 102

二、练功方法 102

三、应用 102

四、说明 103

第二节 止观法 103

一、概述 103

二、练功方法 104

四、说明 105

三、应用 105

第三节 六妙法 106

一、概述 106

二、练功方法 106

三、说明 108

第四节 采日精月华法 108

一、概述 108

二、练功方法 108

第五节 因是子静坐法 110

一、概述 110

三、应用 110

四、说明 110

二、练功方法 111

三、说明 111

第六节 站桩功 112

一、概述 112

二、练功方法 112

三、应用 114

二、练功方法 115

一、概述 115

四、说明 115

第七节 意气功 115

三、说明 117

第八节 放松功 117

一、概述 117

二、练功方法 117

三、应用 119

四、说明 120

第一节 小周天法 121

一、概述 121

第九章 周天派功法 121

二、练功方法 122

三、说明 123

第二节 大周天法 123

一、概述 123

二、练功方法 124

三、说明 125

第三节 真气运行法 125

一、概述 125

二、练功方法 126

三、说明 127

第一节 保健功 129

一、概述 129

第十章 导引派功法 129

二、练功方法 130

三、应用 132

第二节 五禽戏 132

一、概述 132

二、练功方法 133

三、应用 140

四、说明 140

一、概述 141

第三节 八段锦 141

二、练功方法 142

三、说明 147

第四节 易筋经 147

一、概述 147

二、练功方法 147

三、说明 150

第五节 大调手 153

一、概述 153

二、练功方法 153

四、说明 155

三、应用 155

第六节 韦驮功 156

一、概述 156

二、练功方法 157

三、说明 158

第十一章 现代流行功法简介 160

第一节 虚明功 160

一、调身 160

二、调气 160

第二节 太极内功 162

三、调神 162

第三节 导引行气功 165

第四节 吐纳导引功 167

第五节 伏虎功 169

第六节 少林内劲一指禅 171

第七节 大雁功 173

第八节 鹤翔桩 179

第九节 形神桩 180

第十节 灵子术 181

第十一节 返还功 184

第十二节 铁裆功 185

第十三节 金钟罩功法 185

第十四节 鱼戏眼气功 187

第十五节 健美减肥气功 189

参孝文献 191

第三篇 气功的临床应用 195

第十二章 气功临床指导 195

第一节 教功 195

一、功前准备 195

二、教功方式 196

三、教功注意事项 196

三、问 197

二、闻 197

一、望 197

第二节 查功 197

四、触 198

第三节 交流与总结 198

一、交流 198

二、总结 199

第十三章 气功辨证论治 200

第一节 气功辨证论治方法 200

一、辨阴阳 200

二、辨病理机制 201

一、姿势辨证应用 202

第二节 气功辨证论治应用 202

三、辨证分型 202

二、呼吸辨证应用 203

三、意念辨证应用 204

四、动作辨证应用 205

第十四章 气功外气疗法 207

第一节 外气发放的基础训练 208

一、练气 208

二、导气 212

三、发气 212

第二节 外气治疗 213

二、外气治疗方法 214

一、外气治疗法则 214

三、外气治疗适应症 215

第十五章 常见疾病的气功治疗 21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217

一、慢性支气管炎 217

二、支气管哮喘 218

三、阻塞性肺气肿 219

四、肺结核 221

五、矽肺 223

一、高血压病 224

二、低血压症 226

三、冠心病 227

四、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30

五、慢性心肌炎 231

六、心脏神经官能症 233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234

七、脑动脉硬代 234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236

一、慢性胃炎 236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 237

三、胃下垂 239

四、倾倒综合征 240

五、胃肠神经官能症 241

六、慢性肝炎 242

七、肝硬代 243

八、单纯性肠梗阻 245

九、急性阑尾炎 246

十、便秘 247

第四节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249

一、神经衰弱 249

二、老年性痴呆 251

三、震颤麻痹 252

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254

五、偏头痛 255

六、末梢神经炎 257

七、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258

第五节 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系统疾病 260

一、甲状腺机能亢进 260

二、糖尿病 261

三、单纯性肥胖 263

第六节 运动系统疾病 265

一、颈椎病 265

二、肩周炎 267

第七节 妇产科疾病 268

一、闭经 268

二、痛经 269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 270

四、子宫脱垂 272

五、慢性盆腔炎 273

六、妊娠中毒症 275

七、更年期综合征 276

第八节 男科疾病 278

一、遗精 278

二、阳痿 279

三、早泄 281

四、前列腺肥大 282

第九节 眼、耳、鼻、喉科疾病 284

一、原发性青光眼 284

二、近视 285

三、慢性咽喉炎 287

四、慢性单纯性鼻炎 288

第十节 肿瘤及其他 290

一、肿瘤 290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292

参孝文献 293

第四篇 气功的现代科学研究 297

第十六章 基础研究 297

第一节 气功对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生理效应 297

一、气功对呼吸系统的效应 297

二、气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效应 300

三、气功对消化系统的效应 301

第二节 气功对人体整体机能的效应 302

一、气功与人体的能量代谢 302

二、练静功的镇痛效应 303

三、气功对人体免疫机能的效应 304

四、气功功能态研究 306

第三节 气功外气研究 308

一、气功外气的生物效应 308

二、气功外气的物理特性及其物质基础 310

第四节 气功辟谷的实验研究 312

一、溃疡病 314

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 314

第十七章 临床应用研究 314

二、胃下垂 315

三、慢性肝炎 315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316

一、高血压病 316

二、冠心病 317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 318

一、肺结核 318

二、支气管哮喘 319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20

第四节 妇产科疾病 320

二、节育环副反应 321

第五节 眼科疾病 321

一、青光眼 321

二、近视 322

第六节 肿瘤 323

第七节 气功麻醉 324

第十八章 气功仪器简介 326

参考文献 329

附录Ⅰ.气功常用经穴、奇穴表 334

附录Ⅱ.气功常用体表部位名称 336

附录Ⅲ.气功历代重要文献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