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讲记》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苦—轮回之苦 1

一、我死后何去何从? 1

二、宗教的轮回说 2

1.圣经也说轮回 2

2.佛经最多轮回记载 3

三、轮回的蛛丝马迹 4

1.鬼魂的灵异现象 5

2.畜生的奇异行为 6

3.天生的能力来自前世 7

4.催眠的前世回溯 7

5.超感觉的回忆 8

6.圣言量说有轮回 8

7.隔阴之迷 9

8.性格、样子及聪慧有前因 10

9.今生有缘是宿世已结缘 11

四、六道众生 11

1.天道众生 12

2.人道众生 14

3.阿修罗道众生 14

4.畜生道众生 14

5.饿鬼道众生 14

6.地狱道众生 15

随业而轮回六道 16

五、轮回之苦 17

1.轮回身不由己 17

2.地獄道的绝对苦报 18

3.畜生道的愚痴报 18

4.饿鬼道的饥饿报 19

5.人道的苦的所在 19

5.1.刀兵劫 20

5.2.疾病 20

5.3.饥馑劫 20

5.4.自然灾害 20

6.天道怕预知堕落 21

7.大胆信仰努力求证 23

六、不信轮回不是佛弟子 26

苦—因果无常 28

一、因果的普遍信仰 28

1.什么是因果 28

2.科学家最讲因果律 29

3.上帝不能违背因果 29

4.佛法讲身心世界皆因果 30

二、因果律 30

定律一:果必由众缘转变因而成就 30

1.果不自生 30

2.有因无缘推动,因依旧是因 31

定律二:没有第一因,必有前因 32

1.开始之此因早已是他之果 32

2.世间因果无开始 33

定律三:无一因一果,皆多重因果 34

1.每个因皆多重果 34

2.因经多重的缘才成果,时间长短不一 35

3.是否可以改变因果? 35

4.因随众缘变成众果 36

定律四:因果不断灭 37

定律五:因果无主使者 37

1.无一法可独力完成果报 37

2.不自在的果报 38

3.身心因果无主 38

三、惑业苦的十二因缘 39

1.十二因缘的流转 40

1.1.死之缘由是生 40

1.2.生之缘由是业有 40

1.3.业有之缘由是取 41

1.4.取之缘由是爱 41

1.5.爱之缘由是受 41

1.6.受之缘由是触 42

1.7.触之缘由是六入 42

1.8.六入之缘由是名色 43

1.9.名色之缘由是识 44

1.10.识之缘由是行业 44

1.11.行业之缘由是无明 45

2.十二因缘的三世二重因果 48

3.十二因缘的还灭 49

4.修道从受开始 51

苦—五蕴无我 54

一、五蕴 54

1.色蕴 54

1.1.物质之性质分为四大 55

1.1.物质之感觉分内外五双色 55

2.受蕴 56

2.1.感受有三种 56

2.2.受的来源有六 57

眼根所生受 57

耳根所生受 57

鼻根所生受 58

舌根所生受 58

身根所生受 58

3.想蕴 60

想的来源有六 60

4.行蕴 62

各种心行的造作非我 62

5.识蕴 63

5.1.了别是六种识的直觉 63

5.2.分别是第六识的法尘认识作用 64

6.五蕴的个别观察 66

6.1.观色如聚沫 66

6.2.受如水上泡 66

6.3.想如春时焰 66

6.4.诸行如芭蕉 66

6.5.诸识法如幻 67

7.总观五蕴无常、苦、空、无我 67

7.a.三苦 68

a1.苦苦 68

a2.坏苦 68

a3.行苦 68

7.b.八苦 68

b1.生苦 69

b2.老苦 69

b3.病苦 69

b4.死苦 70

b5.怨憎会苦 70

b6.爱别离苦 70

b7.求不得苦 70

b8.五蕴炽盛苦 71

二、十二处与十八界 71

1.十二处 71

2.十八界 72

3.身心无我 73

4.我只是身心五蕴的集合 75

集—烦恼迷执 78

一、根本烦恼 79

1.贪 79

2.嗔 80

3.痴 81

3.1.对事情无知 81

3.2.对道理无知 82

4.慢 83

4.1.慢 83

4.2.过慢 83

4.3.慢过慢 84

4.4.卑慢 84

4.5.我慢 84

4.6.邪慢 85

4.7.增上慢 85

5.疑 86

5.1 一般人的疑 86

5.2 修行人的疑 87

6.不正见 87

6.1.身见 87

我慢与我见的差别 88

6.2.边见 88

6.3.邪见 89

6.4.见取见 90

6.5.戒禁取见 91

二、随烦恼 93

1.小随烦恼 93

1.1.忿 93

1.2.恨 93

忿与恨的差别 94

1.3.恼 94

1.4.害 94

恼与害的差别 94

1.5.嫉 94

1.6.诳 95

1.7.谄 95

1.8.覆 95

谄与覆的差别 96

1.9.骄 96

骄与慢的差别 96

1.10.悭 96

2.大随烦恼 97

2.1.不信 97

2.2.懈怠 98

2.3.放逸 98

懈怠与放逸的差别 99

2.4.昏沉 99

2.5.失念 99

昏沉与失念的差别 99

2.6.散乱 100

2.7.掉举 100

掉举与散乱的差别 101

2.8.不正知 101

3.中随烦恼 102

3.1.无惭 102

3.2.无愧 102

集—业海无边 104

一、业的定义 104

1.业因 105

2.业力 105

3.业果 106

二、业的分类 106

1.身、口、意三业 106

2.善业、恶业与无记业 107

3.共业与不共业 109

4.正报与依报 110

5.定业与不定业 110

6.引业与满业 113

三、业的活动 114

1.果报出现的快慢 114

2.业的无形活动 115

3.业的现前与熏习 115

4.业非宿命 116

5.业报不与善恶相应的疑惑 118

6.业力非静止被储藏 118

四、有业的行为但无造作者 119

五、业的止息 121

1.灭完恶业就解脱是邪见 121

2.无烦恼推动则业不继续 122

3.解脱是烦恼的解脱 122

4.业性本空的因果相续 123

5.业的相续并无作者及受者 125

6.各种烦恼是业相续的主因 126

7.永远无法相续的业 128

灭—涅槃无生 130

一、涅槃寂灭 130

1.不迷惑造作而证悟涅槃寂灭 130

2.无生的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 131

3.趋向涅槃应先灭烦恼,后灭生死 132

二、趋向涅槃的四果与所灭十结 133

1.初果断三结 133

1.1.戒禁取见 133

1.2.我见 134

1.3.疑 134

2.二果断三结及贪嗔薄 135

3.三果断五下分结 135

4.四果断五上分结 136

1.色界取 136

2.无色界取 136

3.掉举 137

4.我慢 137

5.无明 138

阿罗汉不迷执虚妄的根尘识 138

阿罗汉生前死后皆无我 139

三、世间道的出离 140

1.离五盖 141

1.1.欲贪盖 141

1.2.嗔恚盖 141

1.3.睡眠盖 141

1.4.掉举盖 141

1.5.疑盖 142

1.6.近行定(未到地定) 142

2.离欲界入禅定 143

2.1.初禅 143

2.2.二禅 145

2.3.三禅 146

2.4.四禅 146

3.离色界入无色界定 147

3.1.空无边处定 147

3.2.识无边处定 147

3.3.无所有处定 148

3.4.非想非非想处定 148

四、出世间功德的差异 149

1.出世间的定—灭尽定 149

2.出世间慧的差别 150

3.出世间定的差别 151

4.出世间的有余习者—阿罗汉 151

4.出世间的圆满者—佛 153

4.1.身无失 153

4.2.口无失 154

4.3.念无失 154

4.4.无异想 154

4.5.无不定心 155

4.6.无不知已舍 155

4.7.欲无减 155

4.8.精进无减 155

4.9.念无减 155

4.10.慧无减 156

4.11.解脱无减 156

4.12.解脱知见无减 156

4.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56

4.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6

4.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156

4.16.智慧知过去世无碍 156

4.17.智慧知未来世无碍 157

4.18.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157

5.破所知障的出世间者—菩萨 158

6.出世间者皆证悟无生死 159

道—以戒为师 161

归依 161

一、皈依的意义 161

二、三皈依 161

1.皈依佛 161

2.皈依法 165

3.皈依僧 165

三、三宝的种类 166

1.化相三宝 166

2.住持三宝 166

3.自性三宝 167

四、皈依者的义务与责任 168

戒律 169

一、戒律的来由 169

二、五戒的守持 170

1.不杀生 170

2.不偷盗 171

3.不邪淫 173

4.不妄语 174

5.不饮酒 174

三、受戒的条件 175

四、犯戒的因果 175

五、忏悔 177

1.如何忏悔 177

2.忏悔后又犯 177

3.有持有犯与无持无犯 178

六、沙弥律仪 180

七、在家人的出家戒 182

1.八关斋戒 182

2.六斋日 183

八、戒律是修行的基础 184

九、总结 186

道—净心观法 187

一、生起智慧基本条件是戒和定 187

1.严持戒律 187

2.心要清净 188

二、五停心对治烦恼与增长智慧 188

1.不净观 190

1.1.为何观不净? 190

1.2.不净观的修法 191

2.慈心观 192

2.1.为何修慈心观? 192

2.2.慈心观的修法 192

3.出入息观 193

3.1.为何修出入息观? 193

3.2.出入息观的修法 193

3.3.杂念多者先数息 195

3.4.心念粗者先随息 198

3.5.入定要领 198

三、修智慧的观行 200

1.四念处观的修法 201

1.1.身念处(身念住) 201

1.2.受念处(受念住) 202

1.3.心念处(心念住) 202

1.4.法念处(法念住) 203

2.生起三摩地的清净心 204

3.如何观苦、空、无常、无我 206

3.1.观察的方式 206

3.2.观察佛法的条件 206

3.3.分清观察与思惟佛法的差异 207

3.4.于一切时、处观察一句佛法 207

3.5.四念处应从身念处修起 208

3.6.于四念处观察身心互相因缘 209

3.7.见身心因缘不自在非我 209

3.8.四念处的总相观与别相观 211

3.9.修四念处的重要性 211

道—唯一道路 213

一、道圣谛有三十七道品 213

1.道品有三十七 213

2.修学道品可分五次第 215

二、资粮道 216

1.四念处 217

2.四正勤 217

2.1.已生恶令灭 218

2.2.未生恶令不生 218

2.3.未生善令生 218

2.4.已生善令增长 218

3.四神足 218

3.1.欲神足 219

3.2.勤神足 219

3.3.心神足 219

3.4.观神足 219

三、加行道 220

1.五根 220

1.1.信根 220

1.2.精进根 221

1.3.念根 221

1.4.定根 221

1.5.慧根 221

2.五力 221

四、见道 222

1.念觉支 222

2.择法觉支 223

3.精进觉支 224

4.喜觉支 224

5.轻安觉支 225

6.定觉支 225

7.舍觉支 226

五、修道 227

1.正见 228

2.正思惟 229

3.正语 229

4.正业 230

5.正命 230

6.正精进 231

7.正念 231

8.正定 232

出世间与世俗八正道的差别 232

六、无学道所作已办 232

七、修道因缘之建立 233

1.选择人生道路 233

2.选择修道法门 234

3.投入时间与金钱 235

4.参访道场与善知识 237

5.自学自修的条件 239

6.修行出现偏差 240

6.1.外来的影响 240

6.2.内心的烦恼 241

7.二甘露门 241

7.1.出入息观 241

7.2.不净观 241

道—方便多门 244

一、菩萨道 244

1.何谓菩萨道 244

2.菩萨道与解脱道最大的差别 244

二、六波罗蜜 245

1.布施波罗蜜 245

1.1.财施 245

1.2.法施 245

1.3.无畏施 245

2.持戒波罗蜜 249

2.1.摄律仪戒 250

2.2.摄善法戒 250

2.3.摄众生戒 250

3.忍辱波罗蜜 253

3a.忍辱的对象有三 253

a1.生忍 253

a2.法忍 253

a3.无生法忍 253

3b.忍辱的心态可分为 253

b1.一般人的忍 253

b2.修道人的忍 254

b3.菩萨的忍 254

4.精进波罗蜜 256

5.禅定波罗蜜 257

6.智慧波罗蜜 259

三、发菩提心与修菩萨道的历程 263

1.知苦,出离心 263

2.大悲心,发菩提心 263

3.菩萨的修持与退失菩提心 264

4.发菩提心与持菩萨戒 265

5.圆满波罗蜜 265

四、总结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