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2
第一章 四川旅游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2
第一节 四川旅游资源学研究对象及其属性 2
第二节 四川旅游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12
第三节 四川旅游资源的分类 18
第二章 四川旅游资源的第一环境——地理概要 30
第一节 四川如何立于天地间 30
第二节 四川地理概要 32
第三节 “九天开出一成都”——北纬30°上的奇观 37
第四节 四川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分布及其特色 39
第三章 四川旅游资源的第二环境——历史文化概要 45
第一节 四川——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45
第二节 巴蜀五祖与三星堆、金沙文化 47
第三节 秦汉、蜀汉时代巴蜀的繁荣 57
第四节 唐五代巴蜀文化的兴盛 60
第五节 宋代四川又一发展高峰 66
第六节 元明清时代的四川 70
第七节 近现代四川的复兴 72
第八节 四川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及其特点 75
第二篇 四川自然旅游资源 84
第四章 四川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84
第一节 四川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概述 84
第二节 地质旅游资源 88
第三节 地貌旅游资源 93
第四节 四川省地质公园 102
第五节 四川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赏析、保护与开发 104
第五章 四川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107
第一节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概述 107
第二节 四川河段景观旅游资源 112
第三节 湖泊与池沼景观 121
第四节 瀑布与泉水景观 127
第五节 冰川景观 132
第六节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赏析、保护与开发 133
第六章 四川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 141
第一节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概述 141
第二节 四川省森林、草原风光 145
第三节 四川植物景观 146
第四节 四川动物景观 150
第五节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 153
第六节 四川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赏析、保护与开发 156
第七章 四川气象与气候类旅游资源 161
第一节 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概述 161
第二节 四川主要气象气候胜景 165
第三节 四川主要避暑胜地 170
第四节 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的赏析、保护与开发 171
第三篇 四川人文旅游资源 176
第八章 四川历史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176
第一节 历史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176
第二节 四川古人类活动遗址遗迹 177
第三节 古蜀文化遗址遗迹 178
第四节 四川社会历史文化遗址遗迹 186
第五节 四川历史名人遗址 191
第六节 历史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鉴赏、保护与开发 195
第九章 四川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 201
第一节 四川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概述 201
第二节 四川园林 202
第三节 四川民居建筑 205
第四节 四川古镇 208
第五节 四川重大工程建设 211
第六节 四川陵墓、阙、牌坊 213
第七节 四川会馆与书院 217
第八节 四川古建筑旅游资源的鉴赏、保护与开发 219
第十章 四川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224
第一节 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224
第二节 四川物质民俗 226
第三节 四川社会民俗 237
第四节 四川精神民俗 243
第五节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49
第六节 四川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赏析、保护与开发 250
第十一章 四川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254
第一节 四川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254
第二节 四川道教旅游资源 262
第三节 四川佛教旅游资源 271
第四节 四川伊斯兰教及基督教旅游资源 281
第五节 宗教旅游资源的鉴赏、保护与开发 284
第十二章 四川人文活动旅游资源 287
第一节 四川历史名人及其旅游纪念地 287
第二节 四川景区的匾联与碑碣 293
第三节 四川人文活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304
第十三章 四川城市旅游资源 308
第一节 城市旅游资源概述 308
第二节 四川城市博物馆旅游资源 309
第三节 四川主题公园旅游资源 314
第四节 四川城市康体娱乐设施旅游资源 315
第五节 四川城市产业旅游资源 317
第六节 四川城市旅游资源的鉴赏、保护与开发 320
第四篇 四川精品旅游线及景区 324
第十四章 四川精品旅游线及景区(上) 324
第一节 九黄线 324
第二节 峨眉乐山线 328
第三节 三国文化旅游线 329
第四节 红色旅游线 332
第五节 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线 333
第十五章 四川精品旅游线及景区(下) 336
第一节 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 336
第二节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338
第三节 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 342
第四节 “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 345
第五节 四川精品旅游线的鉴赏、保护与开发 347
附件1 四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49
附件2 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二○○六年八月) 358
附件3 新五大旅游区范围 365
附件4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