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人民战争的故乡(代前言) 1
上篇 人民战争整体战思想 3
第一章 革命领袖关于人民战争整体战思想的论述 3
第一节 对“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就是整体战思想”精辟论点的初步认识和历史回顾 3
把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结合起来 4
《论持久战》中关于政治动员的论述 6
战争是军事、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 7
对“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其独特的创造 7
战争准备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准备 9
全民战争、总体战争才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10
和平与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1
人民战争制胜论就是整体制胜论 12
第二节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就是当代人民战争整体战思想的理论基础 13
在力量上形成整体威力 13
在形式上进行广泛的整体动员 13
各种斗争形式上相互协调、整体配合 14
第三节 人民战争整体战思想的理论基础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一脉相承 14
非军事手段可以达到战争的目的 15
饥饿可以折磨交战的任何一方 15
经济可以当做一种有用的武器来使用 16
十月革命后政治、外交战得到充分运用 16
苏俄建国初期政治宣传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
租让可以当做经济战的一种重要手段 20
人民群众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1
综合考虑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因素 21
第二章 论人民战争整体战 23
第一节 提出当代人民战争必须是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时代背景 23
对全球化时代国家角逐方式的认识 23
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规模虽然是局部的,但其所涉及范围更具有整体性 24
战争与和平、平时与战时也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 24
信息化战争必将是人民战争的整体战 25
当代人民战争整体战的建设,关键在平时 25
第二节 中国面临特殊的安全形势是提出人民战争整体战的逻辑起点 26
中国与西方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不一样,应该有自己的安全判断 26
提出人民战争整体战是维护国家根本安全利益的需要 29
更加复杂化的安全形势,必须探究应对多种威胁的理论武器 31
在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更需要运用人民战争整体战来应对各种威胁 31
第三节 人民战争整体战内涵 32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六大特征 33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目的 37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手段 38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主体、对手或敌人 40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时间与空间 41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指导艺术 42
第四节 人民战争整体战外延 42
人民战争整体战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关系 43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本质具有非暴力与暴力的双重性 43
具有遏制和创造战争有利态势的主动性 45
第三章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总战法与总策略 47
第一节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总战法 47
对毛泽东“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法的引申 47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对其他领域里的角逐对抗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8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是高超斗争艺术的体现 49
运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总战法的基本要旨 49
第二节 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总策略 52
人民战争整体战角逐对抗中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52
政治上有理,既要坚持战争的正义性,又要做到师出有名 53
军事上有利,要打就必须“打狠打痛” 54
行动上有节,既要打痛对手,又要有所节制 55
在人民战争整体战角逐对抗中要寻求国际法的法理依据 56
中篇 和平时期人民战争整体战的角逐 61
第四章 和平时期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战略指导 61
第一节 和平时期人民战争整体战战略指导的哲学思维 62
主动竞争、斗争的思维,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达到妥协及和解 62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维,但不是“不战” 63
第二节 和平时期人民战争整体战的有利的战略条件和不利的战略困境 64
有利的战略条件 64
不利的战略困境 65
第三节 和平时期实现人民战争整体战目的的宏观思维 65
确立中国崛起的大战略目标 66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7
要处理好融入国际体系与保持自主性的矛盾 67
和平制胜,打破大国强盛的“铁律” 68
第四节 和平时期实现人民战争整体战目的的宏观策略 69
寻求战略上的主动地位 69
注重谋略更要注重技术 69
锻造国家强盛的魄力和能力 71
对强权国家发动的整体战要有防范意识 71
第五节 对和平时期人民战争整体战实施的有效指导 72
用整体战略思维把握国家战略指导的预见性 72
用整体战略思维统筹运用各种手段、力量和资源 74
加强对和平时期非战争军事行动方式斗争的战略指导 75
建立强有力的整体战略统筹机制 76
第五章 和平时期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79
第一节 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 79
煽动群众搞“颜色革命”,发动“民主瘫痪战” 79
自封“人权盟主”,利用人权谋求领导世界 80
利用战略误导和制造“妖魔”等办法,分裂颠覆其他国家 80
强权国家发动政治战的手段,绝不亚于军事手段的杀伤力 80
第二节 维护政治安全的主要对策 81
针对强权推行的民主扩张,打好防御战 81
针对强权推行的人权扩张,打好防御战 85
应对肢解与分裂,打好维护国家主权的防御战 86
治理内部因素,防范政治代理人 88
第六章 和平时期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91
第一节 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 91
强行推行和主导金融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两难境地 92
使用或威胁使用能源武器,控制和打击对手 93
强权国家发动全面经济战的手段,值得我们警惕 93
美国政府瓦解苏联的秘密战略,对今天经济安全的启示 95
第二节 维护经济安全的主要对策 95
洞察经济风险,驾驭复杂局面 96
解决中国问题,终究要靠经济发展 98
坚守主阵地,打好金融防御战 99
发挥企业作用,打好维护经济安全的人民战争 103
第七章 和平时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07
第一节 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107
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侵蚀和渗透的挑战将长期存在 107
利用传媒进行战略欺骗,已成为强权惯用的文化攻击方式 108
利用多种方式兜售错误思潮,已成为文化渗透的重要手段 109
国际舆论,已成为强权手里的一种有力的文化攻击武器 109
战略心理攻击,已成为独具威力的高层次的政治和文化斗争手段 110
第二节 维护文化安全的主要对策 111
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充分认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111
高扬“以人为本”的文化大旗,扭转文化战的被动局面 112
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永远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 115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强国的永恒主题 117
第八章 和平时期外交领域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23
第一节 外交领域面临的挑战 123
当前中国外交遭遇到来自国际上的新一轮挑战 123
让某些强权国家彻底放心的做法,中国不能做 124
国际政治原始野蛮的游戏规则逼着中国去交锋 124
第二节 外交上维护国家利益的主要对策 125
引导人类文明潮流,争得外交斗争主动权 126
与时俱进,寻求更大作为 128
纵横捭阖,创造最大外交利益 130
重视民间外交,打好外交上的“人民战争” 139
第九章 和平时期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43
第一节 我国军事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143
台湾岛内仍然蕴涵着威胁台海稳定的不确定因素 144
南海方向危及国家利益的事态进一步恶化 144
中国海上通道安全面临着一定挑战 144
朝鲜半岛事件频发对中国安全环境构成了较大影响 145
东海方向现存的安全问题不会轻易消失和停止 145
三股恶势力的威胁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 146
第二节 维护军事安全的主要对策 146
建设一支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人民军队 146
加速军事变革,赢得未来战争的主动地位 152
关注战争动因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 162
以有效的战略威慑慑止战争的爆发 164
确立军事斗争准备协调机制至关重要 168
下篇 战争时期人民战争整体战的较量 173
第十章 抗美援朝战争对人民战争整体战的实践启示 173
第一节 抗美援朝战争中政治斗争的主要策略、经验及启示 174
政治斗争的主要策略 174
政治斗争的主要经验 177
政治斗争的主要启示 179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中经济斗争的主要策略、经验及启示 181
经济斗争的主要策略 181
经济斗争的主要经验 185
经济斗争的主要启示 186
第三节 抗美援朝战争中外交斗争的主要策略、经验及启示 187
外交斗争的主要策略 187
外交斗争的主要经验 190
外交斗争的主要启示 191
第四节 抗美援朝战争中文化斗争的主要策略、经验及启示 193
文化斗争的主要策略 193
文化斗争的主要经验 197
文化斗争的主要启示 200
第五节 抗美援朝战争中军事斗争的主要策略、经验及启示 202
军事斗争的主要策略 202
军事斗争的主要经验 208
军事斗争的主要启示 212
第六节 抗美援朝战争为实施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整体战提供的历史启示 213
第十一章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对实施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启示 219
第一节 战争中的政治启示 219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论断没有过时,警示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看待战争的政治问题 220
强权政治正在冲击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我们必须把发展综合国力,特别是国防实力放在安全战略的核心位置 221
第二节 战争中的经济启示 222
强权发动战争具有深层次经济因素,启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战争与经济的联动关系 222
现代战争利益关系牵动全球,战争指导者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 225
经济收买成为战争中收效最大的手段,战争的实践再次证明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226
第三节 战争中的外交启示 227
战争问题国际化,是我们在外交上必须加以研究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228
战争将寻求更多的支持和援助,成功的外交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尽早从平时做起 228
战争中国际组织作用有限,我们必须现实、客观地认识这一问题 230
第四节 战争中的文化启示 230
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是铸造捍卫国家安全的真正的铜墙铁壁 231
面对强敌的侵略,两种不同的战略文化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值得世人深思 231
第五节 战争中的军事启示 232
战争是涉及民族存亡和国家兴衰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滥用武力,必将自食恶果 233
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对避免战争初期陷入被动、产生混乱具有重要意义 234
制信息权对战争影响重大,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发展在信息领域与敌进行有效抗争的能力 237
空战场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认识和顺应这种趋势,做好相应准备 238
陆战场仍然不可替代,现代战争指导的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各战场间的关系 239
战争实践证明,要想赢得战争,必须不断创新,否则,就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战争 241
近期几场战争,可以说是成也空袭,败也空袭,至此未来防空作战必须着眼提高现代防空系统的整体水平 243
现代战争是极度“不对称的战争”,人民战争是与强敌进行“不对称作战”的雄厚基础和胜利保障 244
局部战争证明,实行人民战争整体战,将是我们未来与侵略者对抗的必然选择 244
第十二章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整体战战略指导论 247
第一节 关于战与和的指导问题 247
牢记“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战争警训 247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250
既不会主动惹事,但也不会临事示弱 250
不要战争必须准备战争,充分准备战争才能避免战争 250
军事斗争要严守自卫立场,以求降低战略风险 251
第二节 关于战争谋划的指导问题 251
战争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于政治 251
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正确规定军事行动的目的和目标 252
战争准备过程中,要精心谋划、权衡利弊,慎重决策 254
综合地创造进入战争的最有利态势 254
第三节 关于进攻与防御的指导问题 255
以积极主动的攻势行动,实现防御目的 255
关注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行动的紧密结合及相互转化 256
必须坚决地实施战略外线作战 256
第四节 关于速决与持久的指导问题 257
着眼速决,立足速决,力争速决 258
速决与持久是一个辩证的过程,要确立灵活的战略指导 258
第五节 关于“以劣胜优”的指导问题 259
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种新式武器 259
劣中有优,优中有劣,扬长避短、聚“优”制强 260
第六节 关于主动权争夺的指导问题 261
制信息权已成为战争的中心 261
关键时刻要有摆脱被动的方法 262
第七节 关于手段、力量运用的指导问题 262
战争绝非单纯的军事手段所能解决的 262
军事斗争手段应与其他斗争手段紧密结合,形成合力 264
必须依靠国家的整体实力 265
创新“三结合”的战争力量体制 266
第八节 关于作战行动的指导问题 266
确立全新的作战指导思维 266
要使敌人遭到难以承受的损失,迫其就范 268
在作战行动指导上要把握六个关键问题 268
第九节 关于战局控制的指导问题 269
精心设计战争开局,快速转换战局 269
严格遏制、控制战争升级,适时结束战争 270
第十节 关于战争指导艺术问题 271
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整体战,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271
实施人民战争整体战,更要进行集中统一的战争指导 272
战争指导者要有超人的洞察力、判断力 273
战争指导艺术是识、胆、谋的统一 273
战争指导者要善于创新思路用奇招 274
第十三章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整体战制胜论 275
第一节 人民战争有用论 275
人民战争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275
信息化战争使人民战争能够发挥更大的威力 276
人民战争作用的发挥有了广阔的天地 277
第二节 以战止战敢打论 278
和平需要战争来捍卫 278
不要打,反对打,要敢于应战 279
不打则已,打则就要战斗到底 279
要充分考虑战争的连带问题,预有准备 280
以敢战、硬战或小战止战 280
第三节 整体优势制胜论 281
制胜基点必须放在发挥诸因素的综合效能上 281
陆、海、空、警、政、民整体作战 282
各种积极因素综合运用,夺取人民战争整体战的主动权 282
整体筹划战场和力量,在局部地区形成对敌优势 283
筹划与实施现代战役整体战 284
第四节 “非对称”制胜论 288
非对称的战争谋划思维及运用实例 288
人民战争的实践创造了非对称战争的奇观 289
实施人民战争整体战必须进行非对称的筹划运用 290
第五节 战法制胜论 290
新战法要坚持五个必须,实现六个结合 290
新战法要在三大原则上有新拓展 291
创新和运用灵活多样的战法 291
创新运用《孙子兵法》的战法原则 292
第六节 人民战争信心论 296
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制胜观上树立信心 296
从自身战胜敌人的诸多有利条件上树立信心 296
从寻找对付敌人的办法上树立信心 297
最关键的还是战争承受力 298
第十四章 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整体战动员论 301
第一节 政治动员论 301
明确政治动员内容,掌握政治动员的时机和力度 302
以强化全民国防观念为核心,打牢政治动员的群众基础 303
从政治动员的具体情况出发,把人民战争强大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303
根据网络特征,发挥网络政治动员的作用 304
第二节 经济动员论 306
改变观念,把经济动员的目标提升到保障国家整体安全的高度 307
规范经济动员等级,实行分级动员,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需要 307
突出信息动员的主导地位,重视动员质量的整体提高 308
以战争需求为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动员计划 309
建立经济动员的高效运行机制,构建经济动员法律体系 310
第三节 文化动员论 310
加强文化动员的战略预见和战略预置,为赢得战争服务 311
认清文化动员的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战争成本 311
用文化动员聚合民众潜能,转化为取得战争胜利的推动力 312
加强领导、掌握时机、完善预案,真正形成支援战争的动力 312
文化动员,要注重打好人民战争的网络心理战、舆论战 313
第四节 信息动员论 316
平时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是信息动员行动的重要内容 316
信息化战争信息资源动员,将注重知识及技能的动员 317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决定了动员对象的全民性 317
强化全社会信息资源动员意识,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制度 318
传承整体思维 牢记人民战争(代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