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及意义 1
第二节 儒学与国家意识形态 5
第三节 清初庙堂理学界说 10
第四节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16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 19
第一章 清初庙堂理学的确立 23
第一节 满族文明及其汉化 24
第二节 康熙亲政前清帝国的情形 37
第三节 康熙帝的理学思想 50
第四节 康熙中后期的庙堂与理学 67
第二章 清初庙堂理学与道统 84
第一节 新王朝与儒家道统 85
第二节 御纂经典中的道统精神 101
第三节 庙堂诸子的道统意识 117
第四节 道统向新朝、庙堂和皇帝的转移 137
第三章 清初庙堂理学与治统 155
第一节 崇三代:王道理想的确立 156
第二节 格君心:朝廷政治的变革 175
第三节 举贤才:理学官僚的选用 189
第四节 正风俗:社会教化的开展 203
第五节 厚民生:经济秩序的恢复 222
第六节 怀远人:边疆及域外关系的处理 234
第四章 清初庙堂理学与学统 249
第一节 魏裔介:复程朱人性之善 250
第二节 熊赐履:重建对天理的敬畏 263
第三节 李光地:天人沟通的伦理化 273
第四节 汤斌:道德本源的确立 285
第五节 张伯行:实践理学的形成 294
第五章 庙堂理学与民间意识形态 304
第一节 民间理学与庙堂理学 305
第二节 庙堂理学与清代考据学 324
第三节 庙堂理学与佛、道两教 339
第六章 清初庙堂理学的特点 356
第一节 道统、治统合一前提下的强制性 357
第二节 夷夏互进民族观基础上的开放性 362
第三节 宗教色彩与游牧传统下的满族性 367
第四节 以独尊与调和为标志的折中性 372
余论 378
附录 顺、康朝庙堂理学大事年表 385
主要参考及引征文献 405
后记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