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部分 综合评论文献研究 25
一 马礼逊对于《三国演义》的首倡之功 25
(一)《华英字典》中的“孔明”词条 27
(二)《圣经》中译与《三国》文体 34
(三)汉语学习与小说英译 41
附:英文原文 44
中文回译 54
二 郭实腊与《三国志评论》 60
(一)语言的天才与多产的汉学家 63
(二)情节取舍与人物重构 67
(三)译者评价与译介缘由 72
(四)《三国志评论》的影响与价值 79
附:英文原文 82
中文回译 105
第二部分 人物译介文献研究 123
一 美魏茶的三国人物画廊 123
(一)从米怜到小米怜 128
(二)从“张氏三兄弟”到“结义三兄弟” 131
(三)“孔明”形象的全面解读 138
附:英文原文 149
中文回译 168
二 谢卫楼与曹操形象的海外建构 181
(一)从传教士到教育家 183
(二)《万国通鉴》中的“中国事略” 187
(三)比较的眼光与世界的视野 191
(四)资料来源与人物重构 196
(五)忠奸立场与正统观念 201
附:英文原文 207
中文回译 228
第三部分 章节选译文献研究 245
一 汤姆斯与《著名丞相董卓之死》 245
(一)“印刷工”汉学家 248
(二)文本解读与文化阐释 252
(三)“历史说”与“才子书” 259
附:英文原文 265
中文回译 305
二 德庇时与《三国志节译文》 326
(一)黯淡的政客和耀眼的汉学家 327
(二)中国小说与戏曲翻译 330
(三)《汉文诗解》与《三国志节译文》 334
(四)中文校勘与英文评议 342
(五)《三国志节译文》的影响与接受 346
附:英文原文 350
中文回译 353
文献图片 355
第四部分 汉语教材文献研究 391
一 卫三畏与《三国演义》在美国的译介 391
(一)《拾级大成》与《三国演义》 392
(二)《中国总论》与《三国演义》 402
(三)《中国丛报》与《三合会会员的誓言及其来源》 408
(四)《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 414
(五)卫三畏译文的整体特点 420
附:文献图片 422
英文原文 455
中文回译 463
二 艾约瑟与海外佚书《汉语会话》 468
(一)生平著述及汉学成就 470
(二)《汉语会话》的语料来源 474
(三)《借靴》与《琵琶记》 477
(四)“神仙于吉之死”的英译 483
(五)艾药瑟的中国小说观 490
附:文献图片 492
参考文献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