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琉球官话课本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内容概况 1
第二节 琉球官话课本的研究现状 2
第三节 琉球官话课本的年代考证 4
第四节 琉球官话课本的语言学价值 23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用书版本 26
第六节 简称与凡例 29
第二章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给予句 31
第一节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给予句 32
第二节 北京官话文献《红楼梦》中含“给”的给予句的使用情况 35
第三节 从琉球官话课本和《红楼梦》的给予句看句子给予义的表达 37
第三章 从琉球官话课本的非双宾给予句看S2、S3的地域分布 41
第一节 琉球官话课本及同时期北京官话文献中S2、S3的使用情况 42
第二节 清中叶以来历时文献中S2、S3的使用情况 46
第三节 S2、S3在当今汉语方言及共同语中的分布情况 53
第四节 从S2、S3的性质差异看琉球官话课本的南方属性 57
第四章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与事介词 60
第一节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与事介词 60
第二节 清中叶以来历时文献中与事介词的选择差异 67
第三节 当今汉语方言与事介词的选择差异 79
第四节 从与事介词的使用再看琉球官话的南方属性 86
第五章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复杂给予句 88
第一节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复杂给予句 88
第二节 从琉球官话看复杂给予句的性质 92
第三节 复杂给予句中“使役感”的由来 99
第六章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使役句和被动句 105
第一节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使役句和被动句 105
第二节 清中叶以来历时文献中的使役句和被动句 114
第三节 当今汉语方言使役范畴与被动范畴的类型差异 120
第四节 使役范畴与被动范畴的关系探讨 125
第五节 从使役句和被动句看南方官话对北京话的影响 129
第七章 从琉球官话课本中的“给”看汉语语法类型差异 135
第一节 汉语官话/方言语法的类型差异 135
第二节 汉语语法类型与语言接触 138
参考文献 143
附录一 汉语给予句式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148
附录二 汉语方言语法调查项目 152
附录三 琉球官话课本照片 155
附录四 琉球官话课本文献 159
索引 335
后记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