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翻译史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琼星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明清前的翻译史 1

第一节 中国翻译史的划分 2

第二节 明清前的翻译活动导入 3

一、明清前的佛经翻译概述 4

二、明清前的科技翻译 10

三、明清前的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 12

第三节 明清前的翻译人物与其理论介绍 13

一、安世高与其“直译”译本 14

二、支娄迦谶与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 16

三、支谦与其“会译”的体裁 17

四、释道安与其“五失本”和“三不易” 18

五、鸠摩罗什与其“新译”时代 21

六、彦琮与其“十条”和“八备” 23

七、玄奘与其“五不翻” 25

八、赞宁与其“六例” 27

第二章 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活动 30

第一节 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活动的导入 32

一、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翻译活动 32

二、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哲社类翻译 34

三、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圣经翻译 36

四、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翻译 40

五、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作品的外译活动 47

第二节 清朝至民国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理论与相关译者介绍 58

一、马建忠与其“善译” 58

二、严复与其“信、达、雅” 60

三、鲁迅与其“宁信而不顺” 64

四、茅盾与其“神韵”说和“艺术创造性翻译”论 67

五、傅雷与其“神似说” 70

六、钱钟书与其“化境” 74

第三章 19世纪前西方的翻译活动 78

第一节 西方翻译史和翻译流派的划分 79

一、西方翻译史阶段的划分 79

二、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的划分 82

第二节 19世纪前翻译史介绍 87

一、19世纪前翻译史论概述 87

二、19世纪前翻译活动概述 88

第三节 19世纪前的翻译理论家及其理论 95

一、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与其“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方法 95

二、贺拉斯与其“忠实于客户翻译”法 97

三、昆体良与其“竞争”说 99

四、哲罗姆与其“文学用意译,《圣经》用直译”之说 99

五、奥古斯丁与其“上帝的感召”说 102

六、曼里乌·波伊提乌与其“逐词对译”法 103

七、西德利乌·伊拉斯谟与其“尊重原作”主张 104

八、马丁·路德与其采用“民众语言”的观点 105

九、艾蒂安·多雷与其翻译五原则 108

十、夏尔·巴特与其“作者是主人”之说 110

十一、约翰·沃尔夫刚·冯·歌德与其“译者是先知”说 113

十二、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与其“直译”、“意译”两分法 115

十三、维廉·洪堡与其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119

十四、约翰·德莱顿与其翻译三分法 122

十五、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与其翻译三原则 124

十六、弗朗西斯·纽曼与其“评判标准在于一般读者而非学者”的观点 126

十七、马休·阿诺德与其“评判译作的优劣要看专家的反映”论 128

第四章 翻译语言学派 132

第一节 翻译语言学派概述 133

一、翻译语言学派的诞生及其特点 133

二、翻译语言学派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态势 134

第二节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介绍 149

一、罗曼·雅各布森与等值翻译 149

二、约翰·卡特福德与等值转换理论 158

三、尤金·奈达:翻译科学的构筑 164

四、彼特·纽马克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175

五、乔治·穆南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183

六、沃尔夫兰·威尔斯的翻译科学论 186

第五章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192

第一节 功能学派概述 192

一、功能学派简介 192

二、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研究 194

第二节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介绍 197

一、凯瑟琳娜·莱斯:文本类型理论 197

二、汉斯·弗米尔:目的论 208

三、贾斯塔·霍茨-曼塔里:翻译行为理论 215

四、克里斯蒂安·诺德:功能加忠诚理论 219

五、朱莉安·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224

第六章 翻译的文化转向 231

第一节 翻译的文化转向简介 231

一、翻译文化学派概述 232

二、翻译文化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 234

三、翻译文化转向的历史渊源 236

四、文化学派及“文化转向”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237

第二节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介绍 238

一、詹姆斯·霍尔姆斯的翻译学分类图 238

二、伊塔玛·埃文-佐哈的多元系统论 243

三、吉迪恩·图里的描述性翻译或译语文本翻译论 258

四、西奥·赫曼斯的操纵论 265

五、安德烈·勒菲弗尔的“哲射”与“改写” 271

六、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279

七、安德鲁·切斯特曼的文化模因论(图里的发展) 286

八、玛丽·斯内尔-霍恩比的翻译研究的综合法 292

第七章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297

第一节 翻译的阐释学派概述 297

一、阐释学的定义及来源 297

二、阐释学的发展阶段 298

三、阐释学派的翻译观 300

第二节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介绍 301

一、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 301

二、狄尔泰的体验阐释学 305

三、海德格尔的翻译本真追寻 309

四、伽达默尔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 315

五、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四步骤 318

六、安托瓦纳·贝尔曼的翻译作为对异的考验及翻译的12种变形倾向 327

第八章 解构主义学派翻译理论 336

第一节 解构主义概述 336

一、解构主义简介 336

二、解构学派翻译观及其局限性 338

第二节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介绍 340

一、德里达的“异延”和“播撒”翻译 340

二、罗兰·巴特的“作者死了” 345

三、米歇尔·福柯的文本存在着历史性 348

四、瓦尔特·本雅明的“纯语言” 352

五、保罗·德曼的解构修辞学 359

六、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 365

主要参考书目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