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我国散文的范围 1
第二节 我国散文的民族特色 6
一、实用性 6
二、多样性 8
三、复杂性 9
四、稳定性 10
第三节 我国散文的艺术特征 12
一、严整的结构 12
二、以少胜多的手法 13
三、简洁雅驯的语言 17
第二章 我国散文的起源 21
第一节 汉字的产生 21
第二节 散文的萌芽 25
一、卜辞 25
二、铜器铭文 26
三、卦爻辞 28
第三节 散文之祖——《尚书》 30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代散文 35
第一节 散文大发展的历史背景 35
第二节 诸子散文 39
一、语录体——《论语》 40
二、对话体——《孟子》 43
三、论说体 46
(一)《庄子》 46
(二)《荀子》 51
(三)《韩非子》 54
第三节 历史散文 58
一、《春秋》 60
二、《左传》 61
三、《国语》 64
四、《战国策》 65
第四章 两汉散文 69
第一节 两汉政论 70
一、前期政论 70
二、中期政论 74
三、后期政论 78
第二节 两汉传记 81
一、《史记》 81
二、《汉书》 87
第三节 两汉辞赋 90
一、汉赋的文体特征及其成因 91
二、汉赋的发展 94
(一)西汉前期辞赋 94
(二)西汉中、后期辞赋 97
(三)东汉前、中期辞赋 103
(四)东汉后期辞赋 107
三、汉赋的评价 11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115
第一节 三国散文 117
一、建安文 117
二、正始文 124
第二节 两晋散文 128
一、西晋文 128
二、东晋文 132
第三节 南朝散文 138
一、宋文 139
二、齐文 143
三、梁文 144
四、陈文 149
第四节 北朝散文 150
一、庾信 150
二、《水经注》 153
三、《洛阳伽蓝记》 154
四、《颜氏家训》 156
第六章 唐代散文 159
第一节 初盛唐散文 160
一、反骈舆论渐起 160
二、骈文的逐渐散化 162
三、古文的再露头角 164
第二节 古文运动和韩柳散文 168
一、古文运动的历史背景 169
二、古文运动的理论 170
三、韩愈的散文 172
四、柳宗元的散文 177
五、其他古文家的散文 181
第三节 晚唐散文 184
一、杜牧与孙樵 186
二、小品文的光彩 188
第七章 宋代散文 193
第一节 新古文运动 193
一、新古文运动的先驱 194
二、西昆体的出现 196
三、新古文运动的开展 198
四、新古文运动的胜利 200
第二节 宋六家的散文成就 202
一、欧阳修 203
二、王安石与曾巩 209
三、苏轼 214
四、苏洵与苏辙 219
第三节 南宋散文 221
一、抗战派的呐喊 223
二、功利派的献策 224
三、遗民的悲吟 227
第四节 笔记文 229
第八章 元明清散文 233
第一节 元代散文 234
第二节 明代散文 237
一、激烈的文派之争 237
(一)台阁体 237
(二)茶陵派 238
(三)前后七子的拟古运动 239
(四)唐宋派 240
(五)公安派 242
(六)竟陵派 244
二、散文创作的实绩 246
(一)宋濂与刘基 246
(二)归有光 249
(三)袁宏道 251
(四)晚明小品 253
第三节 清代散文 256
一、清初名家散文 257
(一)学者之文 257
(二)文人之文 259
二、桐城派散文 263
(一)创始期的桐城文 263
(二)鼎盛期的桐城文 266
(三)中兴期的桐城文 268
三、桐城派的分支——阳湖派 269
四、桐城派以外的散文 270
第四节 古今散文的过渡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