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走向译者 1
二、作为译者的曾朴 4
三、关于曾朴研究的课题史及本书的研究方法 6
第一章 译者曾朴的文学道路 13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准备:同文馆的学习和陈季同的启蒙(1895—1903) 14
一、语言学习与救国心态 14
二、文学的转向:陈季同的启蒙 23
第二节 走上文学之路:小说林时期的文学活动(1904—1908) 30
一、小说林社:曾朴的文学出版事业 30
二、“译”与“介” 41
第三节 重返文坛:真美善时期的文学活动(1927—1931) 51
一、登上新文坛 52
二、《真美善》杂志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61
三、法国文化的世界 66
第二章 翻译观念与翻译选择 77
第一节 曾朴的翻译观念 77
一、文学理想与翻译动机 77
二、“翻译是创造的肥料” 85
第二节 曾朴的翻译选择 98
一、时代风尚与个性选择 99
二、语言转型期内的翻译语体选择 121
三、译本的选择与阐释:译者对本土文学的参与 137
第三章 翻译实践:曾朴笔下的雨果 147
第一节 译介取向之转变 148
一、历史思考与现实政治 148
二、知识倾向 157
第二节 《九十三年》:在阅读与创造之间 162
一、不一样的“革命” 163
二、译者:阅读与创造 172
第三节 曾朴对雨果戏剧的译介 187
一、戏剧翻译的独特面目 189
二、翻译与改编:一部雨果剧作在中国的流传 208
第四章 翻译与写作 220
第一节 作者与译者:曾朴的文学追求 220
一、从真事实到真情感 222
二、为人生而艺术? 232
三、对“美”的推重 237
第二节 创作中的异国因素:从《孽海花》到《鲁男子》 245
一、《孽海花》中的异国因素:知识场和交游圈 245
二、作者与译者的对话:《鲁男子》的创作 254
结语 265
参考文献 272
附录一:曾朴翻译作品目录 280
附录二:曾朴著作目录 286
附录三: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所藏曾朴日记手稿中的文学史料 291
附录四:《影之花》的译者问题 307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