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一、土壤侵蚀概述 1
二、土壤侵蚀类型 4
(一)分类目的及原则 4
(二)主要侵蚀类型 5
(三)几个相关问题和概念 6
三、土壤侵蚀危害 8
(一)危害河流生态安全 8
(二)加剧水资源短缺程度 9
(三)降低土壤生产力,导致土地贫瘠化 9
(四)威胁交通和通信保障 9
(五)加剧全球环境变化程度 9
(六)影响社会综合发展 9
四、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特殊性 10
(一)区位上的特殊性 10
(二)问题上的特殊性 10
(三)研究上的特殊性 11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 13
一、黄土高原的范围与面积 13
二、黄土高原自然条件 14
(一)地质地貌 14
(二)气候条件 19
(三)河流水文 25
(四)土壤资源 28
(五)植被覆盖 42
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特征 45
(一)土壤侵蚀类型多样 45
(二)土壤侵蚀强度大 46
(三)土壤侵蚀区域分异显著 49
四、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黄河泥沙 51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根源 51
(二)黄河粗泥沙来源于黄土高原多沙区 52
参考文献 53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 55
一、评价目的与意义 55
(一)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过程 55
(二)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发展历程 60
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64
(一)评价方案设计与野外调查单元布局 64
(二)数据采集方法 66
(三)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 66
(四)数据库构建与计算程序 67
(五)评价成果及其应用 68
参考文献 69
第四章 降雨因子评价 72
一、降雨侵蚀力定义与指标 72
(一)主要降雨特性指标 72
(二)降雨侵蚀力 74
二、侵蚀性降雨标准 77
(一)侵蚀性降雨标准的确定方法 78
(二)侵蚀性降雨标准的评价指标 79
(三)黄土高原侵蚀性降雨标准的确定 79
三、降雨侵蚀力计算 81
(一)用降雨过程资料计算 82
(二)用次降雨资料计算 85
(三)用日降雨资料计算 86
(四)用月雨量资料计算 88
(五)用年雨量资料计算 89
(六)各种计算方法的误差分析 90
四、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93
五、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102
参考文献 103
第五章 土壤因子评价 107
一、土壤因子评价指标的选择和使用问题 107
二、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09
三、典型站点土壤可蚀性因子K实测值 112
(一)资料来源及处理 113
(二)土壤可蚀性实测值及其变化规律 113
四、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估算问题 114
(一)主要估算公式 115
(二)不同估算公式的计算与应用问题 115
(三)土壤可蚀性估算方法及具体流程 117
五、黄土高原主要土壤类型的可蚀性因子值 122
六、土壤可蚀性K估算值精度分析 127
(一)资料选取及说明 127
(二)估算结果精度分析 128
(三)模型评价及应用 129
七、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 129
参考文献 130
第六章 地形因子评价 132
一、土壤侵蚀量与坡度的关系 132
二、土壤侵蚀量与坡长的关系 135
三、地形因子值计算公式 138
(一)坡面尺度的LS计算公式 138
(二)区域尺度的LS计算公式 139
(三)区域尺度的LS计算流程 140
(四)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因子计算中相关参数设置 142
四、黄土高原坡度及坡度因子分布特点 142
(一)坡度分布 142
(二)坡度因子分布 145
五、黄土高原坡长及坡长因子分布特点 146
(一)坡长分布 146
(二)坡长因子分布 146
参考文献 147
第七章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评价 150
一、水土保持措施类型 150
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定义 154
三、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的估算方法 155
(一)草地土壤流失比率SLR 155
(二)林地土壤流失比率 157
(三)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生物措施因子 158
四、工程措施因子(E)的估计 158
五、耕作措施因子(T)的估计 159
(一)农地耕作措施因子估算方法 159
(二)其他耕作措施因子 161
六、存在问题和前景展望 162
参考文献 163
第八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165
一、土壤侵蚀评价精度分析 165
(一)资料与处理 165
(二)模拟计算精度 166
二、土壤侵蚀强度及其空间分布 167
(一)黄土高原现代土壤侵蚀解析 168
(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特征 169
(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172
三、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未来变化趋势 175
(一)强度减弱,仍为严重区域 175
(二)分布格局发生变化 175
(三)河流泥沙威胁缓解 176
(四)研究重点领域变化 176
(五)政府投资思路需要转变 176
参考文献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