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提出 1
第二节 已有的研究 4
第三节 记录童试的文献分析 9
第一章 三级考试及录取规则 21
第一节 童试的地点与时间 21
一、三级考试的形成 21
二、童试的考试地点和次序 23
三、童试的考试频次 27
四、童试的考试日期 31
第二节 三级考试的联系 33
一、名单报送制度 33
二、补考制度及变化 35
三、县府试的影响 36
四、县府试的淘汰率 38
五、各场次的录取规则 40
第三节 童试与岁科试的联系 43
一、童试与岁科试 43
二、广义的「岁科试」 46
第二章 考试组织及作弊防弊 49
第一节 考试的基本流程 49
一、考试人员安排 49
二、考生报名 52
三、考生进场 56
四、场内活动 60
第二节 作弊与防弊 63
一、虚报年龄 63
二、冒籍 65
三、防止冒籍的措施 67
四、广泛存在的夹带 70
五、串卷、传递与枪替 73
六、防止枪替的措施 78
七、考生作弊举例 80
第三节 录取率及分析 82
一、东部地区 82
二、中西部地区 85
三、总体分析 87
第三章 童试考题设计 93
第一节 中央政府的规定 93
一、考题的基本范围 93
二、经与诗的增加 95
三、近代考题的变革 97
四、考题的形式 97
第二节 童试考题的具体内容 99
一、童试考题举例 99
二、一份童试考卷上考题的分析 101
三、一份完整县试考题的分析 102
四、《我之小史》中的童试考题 106
第三节 考生作答 107
一、四书文做答举例 107
二、诗题做答举例 109
三、考生某场做答举例 110
第四节 总结与分析 116
一、考生做答的水平 116
二、四书文考题的特点 117
三、答题的取向 119
四、字数的取向 120
五、考试与「限制」 121
第四章 地方社会的「童试经济」 125
第一节 公共经费支出 125
一、学政的办公经费 126
二、考场的公共用具 127
三、学政的交通费 128
四、「红案」费的增加 131
第二节 考生的个人支出 132
一、交通费 133
二、食宿费 135
三、试卷费 136
四、担保费 139
五、杂费和陋规 140
六、考中后的开支 142
第三节 围绕童试的经济活动 147
第五章 民间资助体系 153
第一节 面向考生的资助 153
一、考试复习机构 153
二、家族对童试的支持 160
三、卷田与卷费的公共资助 164
四、资助体系评价 171
第二节 官绅合作的试院修建 173
一、耗资巨大 174
二、官员的角色 179
三、乡绅的角色 184
四、试院的维护 189
第六章 清代生员与地方社会 195
第一节 生员的社会生活 195
一、生员的政治「特权」 195
二、生员的经济「特权」 199
三、生员举例 200
第二节 属于民间社会的生员 203
一、「留在本地」的政治理想 203
二、属于地方社会的生员 205
三、生员的发挥的作用 206
四、知县杜凤治与本地生员 208
第七章 对童试民间性的讨论 211
一、三级考试制度与童试的民间性 211
二、童试的考题与民间性 213
三、童试资助体系的民间性 214
四、生员的民间性 216
参考文献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