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德”观念源流考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龙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1

二、研究状况及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3

(一)对“德”观念演变的动态过程做宏观考察的研究成果 3

(二)关于某段历史时期“德”观念的研究成果 6

(三)关于先秦典籍中“德”之内涵的研究成果 9

(四)关于历史人物的“德”观念研究成果 11

(五)对先秦之“德”有所关注的学术著作 13

三、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第一章 “德”观念的起源 18

一、学界关于“德”观念起源问题的各种说法 18

(一)原始社会说 19

(二)殷商时期说 19

(三)西周首创说 20

二、早期之“德”的概念属性 23

(一)早期之“德”属于政治概念 23

(二)原始道德的形成要早于“德”的出现 26

三、“德”观念起源于尧舜禹时代说 28

(一)尧舜禹时代的部族联合体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29

(二)早期国家的出现为“德”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35

第二章 “德”的本义之探寻 39

一、学界对“德”之本义的相关探讨 39

(一)德得相通说 40

(二)图腾生性说(属性说) 41

(三)行为说 43

(四)通过解析“德”字字形而得出的诸种说法 45

(五)某些外国学者的相关观点 47

二、“德”之本义的再探讨 49

第三章 殷商时期的“德”观念 57

一、甲骨文中的“?”字 57

(一)关于甲骨文中“?”字的训释 57

(二)“?”与“德”的内在联系 59

二、从《尚书·盘庚》看殷商时代的“德”观念 62

(一)《盘庚》中的“德”及相关解读 62

(二)《盘庚》中的十“德”解 66

(三)殷商时期的“德”观念概说 70

第四章 西周时期的“德”观念 73

一、周人对殷人天命观的继承与改造 73

(一)周人对殷人天命观的继承 74

(二)周人对殷人天命观的改造 76

二、西周初期“德”观念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80

(一)“德”与“天”——以德配天 80

(二)“德”与“民”——敬德保民 83

(三)“德”与“刑”——明德慎罚 86

(四)“德”与“位”——任德尚贤 89

(五)周初“德”观念概说 92

三、《诗经》中的“德音”考论 96

四、“德”与西周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05

(一)“德”与宗法制 106

(二)“德”与分封制 110

(三)“德”与礼制 113

五、西周中后期的“德”观念 117

(一)祭公谋父对周初“德”观的继承与发展 118

(二)“天德”概念的出现 121

(三)西周中后期铜器铭文中的“德”观念 124

第五章 春秋时期的“德”观念 128

一、春秋时期传统天命观的动摇 129

(一)春秋时期对传统天命观的继承 129

(二)春秋时期传统天命观动摇的原因及表现 131

(三)春秋时期传统天命观的动摇对“德”观念的影响 136

二、春秋时期“德”的政治功能 141

(一)“德”是君主守国的根本 141

(二)“德”是霸主主盟的关键 143

(三)“德”是臣子保位的必备 145

(四)“德”是战争获胜的利器 147

(五)“德”是与刑并用的手段 149

三、《左传》《国语》中的德目举要 152

(一)有具体所指的德政之目 152

(二)从政治行为中抽象出来的德目 153

(三)与“德”紧密相关的德目 156

四、“礼崩乐坏”与“德”的日趋内面化 160

(一)对“礼崩乐坏”的理解 161

(二)礼治思潮的兴起及其“德”的政治功能的弱化 162

(三)“德”的日趋内面化 166

五、老子的“德”观念 169

(一)“德”与“道”的关系 170

(二)人通过全“德”而回归于“道” 173

六、孔子对传统“德”观念的继承与超越 177

(一)《论语》中“德”的新面向 178

(二)孔子“仁”的学说是对传统“德”观念的超越 184

第六章 战国时期思想界的“德”观念——以儒家学派为主的考察 190

一、战国时期思想界的百家争鸣 190

二、孟子“仁义礼智根于心”的“德”观念 194

(一)性善论的提出将“德”完全植入人心 195

(二)孟子的“四德”说及其道德修养论 199

(三)“德治”理念的孟子式表达——“仁政” 205

三、荀子“以礼统德”的“德”观念 209

(一)荀子的“以礼统德” 210

(二)性恶论及“化性起伪”的道德修养论 212

(三)“隆礼重法”的礼治思想 217

结语 223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