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轻量化及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学钢总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汽车轻量化概述 1

1.1 汽车轻量化的意义 1

1.2 汽车轻量化的技术路径 4

1.3 汽车轻量化的评价方法 6

1.4 汽车开发的轻量化目标设定方法 8

1.5 汽车轻量化与安全 10

1.5.1 汽车轻量化与被动安全 10

1.5.2 汽车轻量化与主动安全 11

1.5.3 汽车质量与碰撞安全星级的关系 11

1.6 国产乘用车质量现状及轻量化潜力分析 12

1.6.1 国内市场上乘用车的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12

1.6.2 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车型质量现状分析 13

1.6.3 国产乘用车轻量化潜力分析 13

1.7 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概况 14

1.7.1 轻量化结构设计 14

1.7.2 轻量化材料 15

1.7.3 轻量化成形与制造技术 23

1.8 本章小结 31

参考文献 32

第二章 汽车轻量化用钢概述 34

2.1 中国汽车工业与汽车用钢现状 34

2.2 汽车用钢消费量分析 36

2.2.1 乘用车用钢的现状及预测 39

2.2.2 商用车用钢的现状及预测 43

2.3 我国汽车专用钢板产量分析 50

2.4 汽车用铌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现状 55

2.5 典型车企乘用车用钢演变 57

2.5.1 福特汽车 57

2.5.2 本田汽车 62

2.5.3 奇瑞汽车 68

2.5.4 长城汽车 72

2.6 本章小结 75

参考文献 76

第三章 微合金化汽车钢的物理冶金基础 78

3.1 铌的物理冶金原理 78

3.1.1 铌的热力学基础 79

3.1.2 铌的固溶 79

3.1.3 铌的析出 82

3.2 铌对奥氏体的调控 85

3.2.1 铌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调控 86

3.2.2 铌对晶粒尺寸进行调控的途径 87

3.2.3 铌对奥氏体再结晶的影响 89

3.2.4 铌对奥氏体相变的影响 91

3.3 铌与稳定化 92

3.3.1 铌在IF钢中的作用 93

3.3.2 铌在铁素体不锈钢中的作用 94

3.4 本章小结 96

参考文献 96

第四章 车身覆盖件轻量化及其用钢的开发与应用 108

4.1 车身覆盖件概述 108

4.2 车身覆盖件的性能要求 109

4.2.1 抗凹性能 109

4.2.2 耐腐蚀性能 111

4.3 车身覆盖件对材料的要求 114

4.3.1 表面质量 114

4.3.2 冷冲压成形性能 115

4.3.3 焊接性能 119

4.3.4 涂装性能 119

4.4 车身覆盖件用钢现状 120

4.4.1 车身覆盖件用钢 120

4.4.2 覆盖件的设计选材 122

4.5 车身覆盖件轻量化用钢的开发 130

4.5.1 IF钢 130

4.5.2 BH钢 143

4.6 车身覆盖件轻量化用钢的发展趋势 152

4.7 本章小结 153

参考文献 154

第五章 车身结构件轻量化及其用钢的开发与应用 157

5.1 车身结构件概述 157

5.2 轻量化车身结构件及其性能要求 159

5.3 车身结构件对材料的要求 160

5.4 车身结构件用钢的现状 161

5.4.1 车身安全吸能构件 162

5.4.2 车身结构加强件 174

5.4.3 其他结构件 174

5.5 车身结构件用钢的开发 175

5.5.1 HSLA钢 176

5.5.2 DP钢 181

5.5.3 TRIP钢 203

5.5.4 CP钢 213

5.5.5 MS钢 215

5.5.6 TWIP钢 216

5.6 轻量化车身结构件用钢的发展趋势 223

5.7 本章小结 224

参考文献 224

第六章 底盘及座椅系统轻量化用钢的开发与应用 229

6.1 乘用车底盘轻量化用钢的应用 229

6.1.1 乘用车底盘系统结构轻量化及其对材料的要求 229

6.1.2 乘用车副车架及其选材 231

6.1.3 后悬架系统及其选材 233

6.1.4 车轮及其选材 237

6.2 乘用车座椅轻量化用钢的应用 241

6.2.1 座椅骨架及其选材 241

6.2.2 座椅滑轨选材 243

6.2.3 座椅系统用材的趋势 245

6.3 铁素体贝氏体(FB)高扩孔钢 245

6.3.1 FB钢的开发现状 245

6.3.2 FB钢的生产工艺 247

6.3.3 FB钢的强化机理及微合金化的作用 248

6.4 本章小结 250

参考文献 250

第七章 热冲压成形技术与热成形钢 252

7.1 概述 252

7.2 热成形钢的开发现状 255

7.2.1 微合金化热成形钢的研发基础 258

7.2.2 典型的微合金化热成形钢及其发展 264

7.2.3 热成形钢氢致延迟开裂特性及改善方法 282

7.3 热冲压成形技术 285

7.3.1 典型工艺过程 285

7.3.2 成形工艺仿真 288

7.3.3 热冲压模具 299

7.3.4 生产线及工艺装备 303

7.4 先进热冲压成形技术 307

7.4.1 补丁板热冲压 308

7.4.2 拼焊板热冲压 308

7.4.3 差厚板热冲压 310

7.4.4 分段强化热冲压 311

7.5 热冲压成形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313

7.6 本章小结 317

参考文献 317

第八章 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 323

8.1 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的研发背景与技术路线 323

8.1.1 研发背景 323

8.1.2 技术路线 324

8.2 Q&P钢 325

8.2.1 Q&P钢的发展与工艺 325

8.2.2 Q&P钢的成分与微合金化 331

8.3 δ-TRIP钢 332

8.3.1 δ-TRIP钢的发展及概述 332

8.3.2 δ-TRIP钢工艺过程的组织演化 334

8.3.3 δ-TRIP钢的强韧性机理 338

8.3.4 δ-TRIP钢的电阻点焊性能 340

8.4 纳米贝氏体钢 341

8.4.1 纳米贝氏体钢的开发 341

8.4.2 纳米贝氏体钢的生产工艺 346

8.5 M3型中锰钢 349

8.5.1 M3型中锰钢的组织控制思路 349

8.5.2 M3型中锰钢的典型组织与性能 350

8.5.3 M3型中锰钢的工业化生产 354

8.6 本章小结 355

参考文献 355

第九章 乘用车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及其价值链分析 359

9.1 微合金化钢分析对标车型介绍 359

9.1.1 大众POLO 360

9.1.2 丰田普拉多 360

9.1.3 丰田RAV4 361

9.1.4 欧宝Insignia 362

9.1.5 现代伊兰特 362

9.2 车身钣金件材料Benchmarking分析技术 363

9.2.1 车身Benchmarking分析流程 363

9.2.2 车身钣金件材料Benchmarking分析 364

9.3 典型车型Benchmarking分析结果 368

9.3.1 车型一车身零件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情况 368

9.3.2 车型二车身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情况 372

9.3.3 车型三车身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情况 374

9.3.4 车型四车身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情况 375

9.3.5 车型五的微合金化钢板的应用情况 377

9.4 乘用车车身应用微合金化钢材的价值链分析 380

9.4.1 模型的建立 380

9.4.2 结果分析和讨论 388

9.5 本章小结 388

参考文献 389

第十章 乘用车轻量化用材的发展趋势 391

10.1 引言 391

10.2 各种轻量化材料的对比 392

10.2.1 基本性能 392

10.2.2 轻量化潜力 392

10.2.3 原材料成本 395

10.2.4 节能减排效果 396

10.3 乘用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趋势 396

10.3.1 国外典型车型车身材料构成 396

10.3.2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发展趋势 397

10.4 乘用车轻量化发展建议 399

10.5 本章小结 401

参考文献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