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引言 1
一、研究现状述评 2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2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4
二、选题依据与价值意义 10
(一)选题依据 10
(二)选题价值与意义 21
三、研究定位与基本思路 22
第一章 布鲁姆“新审美”批评与理论传统 26
一、对唯美主义诗学的继承与重构 26
(一)自律与自为审美观 27
(二)现世人生拯救主题 33
(三)鉴赏式批评实践 38
二、对浪漫主义诗学的吸纳 41
(一)对浪漫主义诗学观念的继承 41
(二)宣泄说与焦虑说 44
(三)对莎士比亚的认知 46
三、对其他批评传统的借鉴 49
(一)神话原型与逆向性影响 49
(二)卡巴拉文本阐释策略与修正策略 52
(三)家庭罗曼司与焦虑和对抗 56
本章小结 59
第二章 布鲁姆“新审美”批评的特质 60
一、审美 60
(一)对抗性:审美特性之一 61
(二)陌生性:审美特性之二 64
二、对抗 67
(一)对抗:创作主体的精神姿态 67
(二)“影响—焦虑”与审美:对抗产生的原因与目的 70
三、主体内向 74
(一)主体内化的基础:“追寻罗曼司的内在化” 74
(二)主体内化的形成:从修正比到经典内化原则 78
本章小结 82
第三章 布鲁姆“新审美”批评的“误读”理论 84
一、影响与焦虑:对抗主体“误读”的内驱力 84
(一)逆向性影响 85
(二)超越式焦虑 88
二、“误读”:创作主体“影响—焦虑”的宣泄 92
(一)“误读”作为一种艺术 92
(二)“误读”策略:修正比 95
三、“误读图示” 99
(一)以修辞为载体的“误读图示” 99
(二)揭露文学创作隐秘的“误读图示” 103
本章小结 106
第四章 布鲁姆“新审美”批评的文学经典论 108
一、以审美和崇高为核心的经典特性 109
(一)经典特性之一:陌生性审美 110
(二)经典特性之二:对抗性崇高 114
二、对抗性经典生成 117
(一)对抗性经典生成的初始阶段 117
(二)对抗性经典生成的途径 120
三、“新审美”批评的经典谱系 123
(一)莎士比亚:影响与对抗的中心 123
(二)“幸存者”名单:西方经典谱系 126
四、经典阅读:对经典的内向性吸纳 133
(一)经典内化原则 133
(二)经典内化的目的与功用 138
本章小结 140
第五章 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实践 143
一、浪漫主义诗歌批评 143
(一)威廉·布莱克批评 144
(二)珀西·雪莱批评 149
(三)威廉·华兹华斯批评 152
二、经典批评 156
(一)莎士比亚批评 156
(二)但丁批评 163
(三)奥斯卡·王尔德批评 167
三、宗教批评 170
(一)《圣经》批评 170
(二)摩门教批评 177
本章小结 181
第六章 布鲁姆“新审美”批评的评析 183
一、“新审美”批评的价值 183
(一)对审美的坚守与开拓 184
(二)对作者主体性的捍卫 189
二、“新审美”批评的启示 195
(一)对我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 195
(二)对我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的启示 200
三、“新审美”批评的局限 207
(一)主观主义色彩 207
(二)语义游离困境 210
本章小结 213
结语 214
参考文献 217
一、外文参考文献 217
二、中文参考文献 220
(一)著作类 220
(二)论文类 222
(三)学位论文类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