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本书的领域 1
本书的分期 2
本书的旨趣 7
上古编 10
一 传说中的西周以前的学制 10
学校制度的萌芽 10
传说中的虞夏商三朝的学校制度 10
双轨制下的学校内容 11
二 礼记周礼所传的西周的学制 13
本期史料考订的难点 13
国学与乡学 14
教官与教科 15
学龄与学则 18
三 春秋战国时代的私学 20
史料的缺乏 20
私学的繁兴 21
中古编 26
一 秦代的「吏师」制度与博士 26
吏师制度的创立 26
吏师制度创立的因素 28
吏师与博士 29
二 两汉的经典教育与学校 30
经典教育的突兴 30
两汉学校的系统与种类 31
太学的创立与演变 33
太学与博士 34
太学与太学生 36
郡国学校的起源与发展 38
两汉的特殊学校 39
学校与选举 41
三 魏晋时代学校制度的衰败 42
学校制度衰败的因素 42
三国时代的官学与私学 44
两晋时代的太学与国子学 45
五胡十六国学制拾零 47
四 南北朝的学校制度 49
南北朝之文化的差异 49
南朝的国学与州郡学 50
北朝的国学与州郡学 52
私学的重兴 54
近代编 55
一 科举制度下的隋唐学制 55
唐代学制的先驱者 55
唐代学校的体系与种类 56
学校制度的阶级性 58
学校科目的扩张 59
学校规程的厘订 61
学官与学额 63
外国留学生的发达 65
学校与科举 66
五代时期学校的衰落 68
二 两宋的学校与书院 69
宋代学制的改进 69
宋代的京都学 71
宋代的州县学 76
书院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79
禅林制度的追述 82
三 异族统治下的辽金元学校 85
辽的学校制度 85
金的学校制度与其特点 86
元的中央学校与地方学校 89
元代学校的发达及其原因 93
四 明代的学校制度 94
明代的中央学校 95
明代的地方学校 97
明代的特殊学校 99
明代学制的特点 100
明代学校之政治的效能 103
五 清代初中叶的学制 105
清代的中央学校 106
清代的地方学校 108
清代的特殊学校 110
现代编 112
一 新式学校的萌芽 112
现代学制产生的因素 112
实用中心之各种学校 115
留学制度的发剏 119
二 新式学制的产生 120
本时期之三期划分 120
戊戌维新之学制一瞥 121
钦定学堂章程下之学制 122
奏定学堂章程下之学制 126
这一时期的其他兴革 131
改订学堂章程下之学制 133
三 民国新学制的颁布与修正 135
民国学制的产生与颁布 135
民四以后的学制修正 140
学校系统改革案的产生与颁布 142
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制定 147
四 国民党党治下的学校制度 148
党治下教育主张之演变 148
党治下学校内容之兴革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