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 1
1.1.1 计算机网络定义 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1.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5
1.2.1 协议与服务 5
1.2.2 ISO/OSI RM 8
1.2.3 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况 10
1.2.4 OSI模型和TCP/IP的比较 17
1.3 Internet概况 18
1.3.1 Internet发展过程 18
1.3.2 Internet的结构 19
1.3.3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20
1.4 分组交换网中的延迟 23
1.4.1 分组通过路由器时经历的延迟 23
1.4.2 区分发送时间和传播延迟 24
习题 25
第2章 网络排队模型及其应用 28
2.1 排队模型概述 28
2.1.1 网络性能指标 28
2.1.2 排队模型 29
2.2 M/M/1排队模型 32
2.2.1 报文到达及发送过程 32
2.2.2 排队系统参数分析 38
2.2.3 利特尔定律 42
2.2.4 γ%时延 48
2.3 M/D/1排队模型 49
2.4 计算机网络优化设计研究 50
2.4.1 计算机网络设计问题 50
2.4.2 计算机网络链路容量优化设计 51
2.4.3 设计举例 53
习题 55
第3章 物理层 59
3.1 数据传输基本原理 59
3.1.1 数据传输系统组成 60
3.1.2 数据通信基础 61
3.1.3 传输介质 64
3.1.4 信道的极限容量 69
3.1.5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71
3.2 常用的物理层标准 79
3.2.1 物理层接口(DTE/DCE)特性 79
3.2.2 EIA-232-E接口标准 79
3.2.3 RS-449接口标准 83
3.3 接入网技术 84
3.3.1 ADSL接入技术 84
3.3.2 光纤同轴混合网 87
3.3.3 FTTx接入方式 90
习题 92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95
4.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95
4.1.1 链路 96
4.1.2 链路层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98
4.1.3 数据链路连接与物理连接的区别 104
4.2 停止等待协议 105
4.2.1 数据链路协议基础 105
4.2.2 停止等待协议的算法 105
4.3 连续ARQ协议 107
4.3.1 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107
4.3.2 滑动窗口控制 108
4.4 选择重传ARQ协议 110
4.5 HDLC 110
4.5.1 HDLC的产生 110
4.5.2 HDLC的基本工作方式 111
4.5.3 HDLC的主要内容 112
4.6 PPP 119
4.6.1 Internet中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119
4.6.2 PPP简介 120
4.7 协议的形式描述和有限状态机 125
4.7.1 有限状态机模型 125
4.7.2 Petri网模型 127
4.7.3 协议的验证 128
习题 130
第5章 网络层 134
5.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34
5.1.1 网络层和广域网 134
5.1.2 广域网的构成和存储转发 136
5.1.3 局域网经广域网互连 136
5.1.4 网络层的服务 137
5.1.5 虚电路和数据报 139
5.2 路径选择 142
5.2.1 广域网的地址方案 142
5.2.2 下一站转发和源地址独立性 143
5.2.3 层次地址与路由的关系 143
5.2.4 广域网中的路由 144
5.2.5 路由算法分类 145
5.2.6 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145
5.2.7 自适应路由选择 148
5.2.8 分级路由选择 151
5.3 拥塞控制 152
5.3.1 概述 152
5.3.2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155
5.3.3 开环拥塞控制 155
5.3.4 闭环拥塞控制 156
5.4 服务质量 157
5.4.1 服务质量的需求 157
5.4.2 为保证服务质量可采用的技术 158
5.4.3 综合服务 160
5.4.4 区分服务 162
5.5 X.25 163
5.5.1 功能概述 163
5.5.2 分组级报文格式与数据的传输 167
5.5.3 X.25分组级逻辑信道状态及变换 171
5.6 其他广域网技术 172
5.6.1 综合业务数字网 172
5.6.2 帧中继 180
5.6.3 ATM 187
5.6.4 MPLS 197
5.6.5 各种广域网技术在Internet中的位置 202
习题 202
第6章 网络互连 208
6.1 网络互连概念 208
6.1.1 网络互连设备 208
6.1.2 两种网络互连方式 209
6.1.3 隧道 210
6.1.4 互连网路由选择 211
6.1.5 分段 211
6.2 Internet上的网络层 212
6.2.1 IP及其配套协议 213
6.2.2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223
6.2.3 IPv6 234
习题 247
第7章 运输层 252
7.1 运输层概述 253
7.1.1 运输层的位置和作用 253
7.1.2 运输服务和服务原语 254
7.1.3 运输层的运行环境及其对协议的影响 255
7.2 TCP/IP协议族中的运输层 260
7.2.1 两个运输协议 260
7.2.2 端口 261
7.3 UDP 262
7.4 TCP 263
7.4.1 TCP数据传送过程简况 264
7.4.2 TCP报文段格式 264
7.4.3 TCP连接管理 266
7.4.4 TCP的有限状态机 269
7.4.5 TCP报文段的序号和传输策略 271
7.4.6 TCP的流量控制 272
7.4.7 TCP的拥塞控制 274
7.4.8 TCP的重发机制 277
7.5 性能问题 278
7.5.1 影响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若干因素 278
7.5.2 测定网络性能 279
7.5.3 有利于优化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若干系统设计规律 280
7.5.4 千兆网络协议的一些问题 281
习题 281
第8章 局域网 285
8.1 通道访问方法 285
8.1.1 ALOHA 286
8.1.2 分片ALOHA 289
8.1.3 CSMA 289
8.1.4 CSMA/CD 293
8.1.5 其他访问控制方式 295
8.1.6 通道访问方法小结 297
8.2 IEEE 802标准概述 300
8.2.1 IEEE 802标准系列间的关系 300
8.2.2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RM)和实现模型(IM) 301
8.2.3 LAN的层次 302
8.2.4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303
8.3 IEEE 802.3 304
8.3.1 IEEE 802.3定义的CSMA/CD 304
8.3.2 IEEE 802.3与以太网帧结构的区别 304
8.3.3 10Mbps以太网 306
8.4 快速以太网 310
8.4.1 100Mbps快速以太网 310
8.4.2 1Gbps以太网 314
8.5 无线接入网 317
8.5.1 无线局域网组成 317
8.5.2 IEEE 802.11的体系结构 318
8.5.3 IEEE 802.11标准的发展 321
8.5.4 其他无线接入网协议 323
习题 324
第9章 高层协议 327
9.1 ISO/OSI RM的高三层 327
9.1.1 概述 327
9.1.2 ASN.1概念 328
9.1.3 应用层 329
9.2 TCP/IP协议族的应用层 330
9.2.1 区分网络应用和应用层协议 330
9.2.2 客户服务器模型 331
9.2.3 某些网络应用的特性和协议 332
9.2.4 常用Internet应用和协议 332
9.3 域名系统 343
9.3.1 顶层域名 343
9.3.2 中国互连网域名体系结构与中文域名 344
9.3.3 域名服务器 345
9.3.4 域名解析 346
9.3.5 逆向域名解析 347
9.4 计算机网络管理 348
9.4.1 网络管理概述 348
9.4.2 OSI网络管理 350
9.4.3 SNMP 351
9.4.4 网络管理产品简介 358
9.5 计算机网络安全 360
9.5.1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360
9.5.2 OSI安全体系结构 361
9.5.3 数据加密基础 363
9.5.4 IP安全协议 370
9.5.5 电子商务安全 374
9.5.6 防火墙 375
9.6 网络多媒体传输 378
9.6.1 实时流协议 378
9.6.2 实时传输协议 379
9.6.3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380
9.6.4 H.323 381
9.7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382
9.7.1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382
9.7.2 网络操作系统示例 382
习题 383
第10章 网络设备和建网 387
10.1 联网设备概述 387
10.2 调制解调器 389
10.2.1 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389
10.2.2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 389
10.3 网卡 390
10.3.1 网卡的功能 390
10.3.2 网卡的分类 390
10.4 中继器和集线器 390
10.4.1 中继器的工作原理 390
10.4.2 集线器 391
10.5 网桥 391
10.5.1 网桥的基本原理 392
10.5.2 生成树算法 394
10.6 交换机 395
10.6.1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395
10.6.2 交换方式 396
10.6.3 交换机的特性和功能 397
10.6.4 三层交换 398
10.7 路由器 400
10.7.1 路由器的作用 400
10.7.2 路由器对IP数据包的处理过程 400
10.7.3 路由协议 402
10.7.4 各种网络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及作用 410
10.8 建网技术 411
10.8.1 结构化布线 411
10.8.2 虚拟局域网 414
10.8.3 交换型以太网全双工技术 416
10.9 网络建设方法 417
10.9.1 计算机网络的系统集成 417
10.9.2 一个园区网的示例 418
10.10 网络案例 419
10.10.1 小型校园网 419
10.10.2 中型校园网 419
10.10.3 大型校园网 420
10.10.4 广域网 422
习题 423
第11章 网络技术的发展 426
11.1 WDM与DWDM 426
11.1.1 WDM 426
11.1.2 DWDM 426
11.1.3 WDM特点 427
11.2 IP Over OTN 427
11.2.1 IP Over OTN的解决方案 427
11.2.2 IP Over WDM与MPLS的结合 430
11.3 弹性分组环 432
11.3.1 RPR的提出及标准化 432
11.3.2 RPR帧结构 433
11.3.3 RPR主要特点 434
11.4 NGN 435
11.4.1 NGN的概念和特征 435
11.4.2 NGN的研究和发展 436
11.4.3 NGN的体系结构 436
11.4.4 支撑NGN的主要技术 438
11.4.5 NGN的技术优势 439
11.5 软交换 440
11.5.1 软交换的概念 440
11.5.2 软交换与外部实体之间的协议 440
11.5.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441
11.5.4 软交换的主要应用 442
11.6 主动网络 442
11.6.1 主动网络的提出 442
11.6.2 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 443
11.6.3 主动网络封装协议(ANEP) 444
11.6.4 安全体系结构 444
11.6.5 主动网络的研究现状 445
11.7 网格 445
11.7.1 网格的概念 445
11.7.2 网格的体系结构 446
11.7.3 网格的基本构成 447
11.7.4 网格体系结构举例 447
11.8 三网融合 450
习题 450
参考文献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