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学方法论 3
第一节 社会学方法论的意义 3
第二节 社会学方法论之目的及其内容 6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定义 7
第二章 理论方法论社会学方法论的理论对抗 9
第一节 理论的定义 9
第二节 社会学理论的性质及其类型 10
第三节 一般理论(或巨型理论)与中型理论之争 12
第四节 社会学理论的建构方法 14
第五节 理论与模型 20
第六节 综合批判 25
第三章 社会学理论方法论所涉及的重大面向 29
第一节 疑义 29
第二节 预设 29
第三节 社会学分析之对象或起点 29
第四节 工具概念 29
第五节 综合批判 29
上篇:社会学理论之历史回顾及其主要争议 43
第一章 社会学思想之先驱思想及其历史社会背景 43
第一节 社会学思想的先驱思想:西方社会思想 43
第二节 促成社会学思想或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因素 45
第二章 社会学思想或理论本身的历史回顾 49
第一节 欧陆古典社会学思想或理论的流程追踪 49
第二节 英国古典社会学思想之流变追踪 60
第三节 现代社会学思想或理论的发展追踪 65
第三章 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争议 89
第一节 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争议之一:社会秩序的问题 89
第二节 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争议之二:社会学探研法的问题 89
中篇:基础社会学理论的解析 113
第一章 基础社会学的小型理论 113
第一节 有关人类的基本心理特质之社会学说:生物我 113
第二节 有关社会化的社会学理论:社会我 113
第二章 基础社会学的中型理论 125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基础理论 125
第二节 社会阶级的基础理论 139
第三节 社会流动与社会精英循环论 143
第三章 中型社会学理论之典型代表:涂尔干的自杀理论 149
第一节 自杀现象之界定及其操作性定义 149
第二节 驳斥既存之其他自杀理论 152
第三节 自杀率与正常心理状态之关系 153
第四节 自杀率与宇宙自然现象之关系 154
第五节 自杀率与模仿的关系 154
第六节 自杀类型的分析 158
第七节 不同自杀类型所关联之规范状态及个人心理特质 167
第八节 自杀理论的建立 169
第九节 自杀理论之重整 170
第四章 涂尔干的实证社会学:社会学巨型理论之一 177
第一节 涂尔干所处之历史与社会背景 177
第二节 涂尔干之思想根源 180
第三节 涂尔干之实证社会学 186
第四节 社会组织类型 192
第五节 社会规范、社会控制、社会解组与脱序理论 195
第六节 涂尔干之社会变迁理论 198
第七节 社会总体论 201
第八节 集体意识与集体表象 203
第九节 社会本质与社会学的基础——社会事实 205
第十节 涂尔干实证社会学之总评 211
第五章 马克斯之冲突理论:社会学巨型理论之二 211
第一节 马克斯之前的社会主义思想 220
第二节 辩证法与科学方法论 221
第三节 K.Marx知识根源之追踪及其思想流程 223
第四节 K.Marx思想体系中的科学知识基础 229
第五节 K.Marx的上下层结构理论 232
第六节 历史发展的阶段与社会的类型 241
第七节 政治革命,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的天堂 245
第八节 短评 248
第六章 韦伯的了悟社会学:社会学巨型理论之三 251
第一节 Weber的社会学方法论 252
第二节 价值问题 258
第三节 理念型之提出 260
第四节 Weber的了悟社会学之内涵 264
第七章 派森思的整合论:社会学巨型理论之四 264
第一节 知识渊源之追踪 277
第二节 T.Parsons'社会学理论的四大预设 277
第三节 体系理论之概说 281
第四节 社会行动之一般理论 281
第五节 评论 296
下篇: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学派 303
第一章 冲突学派 303
第一节 两大传统 304
第二节 二十世纪的冲突理论 306
第三节 冲突论的网脉:G.Simmel和芝加哥学派 303
第四节 冲突理论及其社会批判 309
第五节 冲突理论与分析社会学 321
第二章 形象互动理论 321
第一节 知识背景 338
第二节 米德的自我 339
第三节 布兰默解释和方法学 341
第四节 当代形象互动主义之内涵 345
第五节 批评与建设 349
第三章 社会交换理论 349
第一节 学术背景 352
第二节 交换理论的基本预设 352
第三节 乔治·霍曼斯的基本社会行为 357
第四节 彼德·布罗的交换与社会结构 359
第四章 墨顿的相对功能理论 367
第一节 思想背景 367
第二节 中型理论的创意 368
第三节 相对功能主义的提出 370
第四节 新脱序理论 370
第五节 角色组的新观念 374
第六节 结语 376
第五章 社会学现象学派 376
第一节 哲学现象学思想之追踪:Edmund.Husserl的观念 379
第二节 社会学现象学派的创始人舒玆及其学说 383
第三节 世人对于舒玆著作的诠释 384
第四节 社会学范畴中现象学派的类型 385
第五节 社会世界的科学研究:社会生活的四度时空 386
第六节 科学二度建构的动机、可能建构之理由以及其形象图 394
第七节 科学二度建构的科学程序及其判准 395
第八节 日常生活世界的内涵分析 399
第九节 日常生活世界里的文化因素 400
第十节 日常生活世界里的人际互动关系 401
第十一节 舒玆观念中的所谓意识 401
第十二节 社会行动中意义与动机的区分 404
第十三节 舒玆对韦伯的社会行动说之批判 405
第十四节 舒玆的社会行动论 406
第六章 民俗方法学派 406
第一节 创始人Harold Garfmkel 410
第二节 知识根源的追踪 410
第三节 社会学现象学派与民俗方法学派的异同 411
第四节 反社会学主流思想的叛逆性格 413
第五节 对于所谓社会事实的诠释 415
第六节 民俗方法学派的主要概念 417
总结论 我们对社会学理论的新归类与总批判 421
附录一:社会学理论一般性参考书 431
附录二:结构与功能学派主要参考书 473
附录三: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参考书 479
附录四:民俗方法学派主要参考书 481
附录五:形象互动学派主要参考书 483
附录六:社会学现象学派主要参考书 487
附录七:冲突学派主要参考书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