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激励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国铎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激励与企业激励概述 1

一、激励的涵义 1

二、企业激励的涵义 2

三、企业激励中的复杂互动关系 5

四、激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8

第二节 企业激励的历史发展与当代走向 10

一、传统企业激励思想及其实践 10

二、当代企业激励的发展 12

第三节 把中国企业建设成激励性组织 15

一、中国企业激励制度改革的初始条件 16

二、把中国企业建成激励性组织的路径 17

第二章 哲学人生观与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1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主要人性思想考略 19

一、人性研究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20

二、人性及其主要表现 21

三、人的本质是对人性的更深刻的揭示 23

四、马克思主义人性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启示 27

第二节 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评述 28

一、恶习人假设 29

二、经济人假设 30

三、社会人假设 31

四、自我实现人性假设 32

五、复杂人假设 33

六、对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的评价 36

第三章 需要是激励的起点 37

第一节 需要理论概说 37

一、什么是需要 37

二、需要的特点 38

三、需要的分类 39

四、需要、动机与行为 42

第二节 西方需要激励理论评价 43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43

二、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47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50

四、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52

五、从需要激励论看激励相融原则 55

一、经经济利益为中心,把握员工的多层次 56

二、认真引导与满足企业员工的合理需要 56

第三节 实事求是地把握中国企业员工需要的脉络 56

三、激励相融,满足员工的真实需要 58

第四章 企业中激励因素的运用 59

第一节 外在性激励因素及其运用 59

一、外在性激励与外在性激励因素辨析 59

二、外在性激励的原则 61

三、外在激励的主要形式 65

四、期望理论及其应用 67

一、内在性激励与内在性激励因素分析 68

第二节 内在性激励因素及其运用 68

二、工作再设计的早期努力 70

三、工作丰富化及其工作特征模型 72

四、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75

五、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77

第三节 反面激励因素及其有效利用 78

一、反面激励因素存在的必要性 79

二、反面激励的原则 80

三、反而激励的负作用与其防范 81

四、反面激励的主要形式 83

一、负激励因素的含义 84

第四节 减少企业中的负激励因素 84

二、中国企业中存在的负激励因素 85

三、如何在企业中消除负激励因素 86

第五章 员的动态激励过程 88

第一节 员工进入企业后的初步社会化 88

一、新员工的岗前培训 88

二、早期职业中的双向匹配 90

第二节 员工职业计划与企业职业管理 92

一、员工职业发展计划 93

二、企业的职业管理 96

三、职业计划与职业管理的匹配 97

第三节 职业锚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100

一、职业锚的理论内核 100

二、个人职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101

三、职业锚类型 103

第四节 绩效管理的过程激励 106

一、确定员工的工作目标 106

二、工作中的持续沟通 107

三、收集有关绩效的资料 109

四、如何做好绩效评价的工作 110

五、根据绩效实施奖惩 111

第六章 企业产权制度安排与激励 113

第一节 企业产权制度的概述 113

一、产权与所有权概念辨析 113

二、股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114

第二节 现代企业对出资人的激励与约束 114

一、股东权力的行使 114

二、现代企业制度对董事会的激励和约束 116

三、企业监事会及其激励与约束的问题 118

第三节 对企业总经理的激励和约束问题 118

一、为什么要对经理进行有效激励 119

二、经理激励模式设计问题 121

三、对经理的有效约束问题 123

第四节 员工持股计划及其激励作用 125

一、企业员工持股制度及其效果 125

二、股份合作制经济 127

三、知识资本化与知识职权化问题 129

第七章 企业组织结构与激励 132

第一节 传统组织结构类型及其分析 132

一、直线职能制 132

二、直线职能制的几种变形组织 136

第二节 组织权变理论及其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因分析 140

一、组织权变理论及其意义 140

二、现代企业面临条件的变化 142

第三节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 144

一、由高耸型向扁平型组织结构转变 144

二、从机械式组织到有机式组织的转变 146

第八章 领导行为与激励 148

第一节 领导与激励的关系 148

一、领导与影响力 148

二、领导特质理论及其启示 151

第二节 西方领导行为模式评价 155

一、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 155

二、领导方格图 156

三、勒温的领导作风模型 158

四、领导行为的连续体模型 160

五、“不成熟——成熟理论” 161

六、领导生命周期模型 162

第三节 领导工作艺术 164

一、领导须成为企业改革的领路人 164

二、领导者要成为沟通高手 165

三、领导者的授权艺术 167

第九章 企业的群体凝聚力与士气 171

第一节 企业是一种特殊的命运共同体 171

一、群体的涵义 171

二、群体的功能 172

三、群体的划分 174

第二节 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士气 177

一、群体凝聚力及其作用 177

二、群体工作士气 179

第三节 企业群体的人际协调 183

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83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85

三、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187

第十章 团队运作及其激励 188

第一节 团队的基本界定 188

一、团队的历史发展 189

二、团队的概念及其特征 190

三、团队与工作组的区别 193

一、团队学习及其特征 194

第二节 团队学习——组织修炼的根本途径 194

二、团队学习的主要形式 196

第三节 团队运作与团队精神 199

一、团队运作过程及其激励作用 199

二、团队精神及其培养弘扬 203

第十一章 企业文化——激励的精神源 206

第一节 企业文化及其功能 206

一、企业文化及其功能 206

二、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 208

一、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 210

第二节 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理念 210

二、企业经营理念 214

第三节 企业的制度文化和实体文化 218

一、企业制度文化及其激励作用 219

二、物质形态文化及其激励作用 221

第四节 企业文化的现代修炬——塑造共同愿景 224

一、共同愿景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225

二、共同愿景的构成和激励作用 226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