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互联网被引入中国 1
第二节 互联网蔓延信息高端部门 3
第三节 互联网进入民众视野 5
第四节 互联网全面渗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7
第五节 互联网影响和改变中国社会 10
第六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和不足 16
第二章 互联网研究综述 23
第一节 互联网研究的先驱 23
第二节 国内社会科学对互联网的研究 28
第三节 有关互联网研究的述评 42
第三章 中外互联网比较研究 45
第一节 日本的互联网与日本社会 45
第二节 美国的互联网与美国社会 61
第四章 互联网与公民社会化 75
第一节 互联网与教育:中西对比的视角 76
第二节 互联网与大众知识信息传播 84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88
第五章 互联网与社会交往 91
第一节 网络社会交往与传统现实社会交往的比较 92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的现状 97
第三节 互联网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105
第四节 实现网络社会交往合理化的路径设计 114
第六章 互联网文化与中国文化互构 121
第一节 互联网文化的内涵 121
第二节 互联网文化的特性 124
第三节 互联网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差异 129
第四节 互联网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互构关系 131
第五节 管理和规范互联网文化环境的对策 135
第七章 互联网的变革与网络思想动态 138
第一节 互联网与自媒体:从Web1.0时代到Web2.0时代 138
第二节 话语权的变革与公共性的产生 143
第三节 网络思想动态及其社会成因 146
第四节 网络思想危机与应对 152
第八章 互联网:舆论和利益表达的新方式 155
第一节 互联网:一种新的舆论和利益表达方式 155
第二节 互联网在舆论和利益表达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161
第三节 合理利用互联网,引导舆论健康发展 172
第九章 网络群体运动与虚拟社会管理 175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表现 176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178
第三节 网络群体运动的发展机制 185
第四节 网络群体运动的类型 187
第五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体现时代进步 196
第六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实隐忧 199
第七节 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创新 201
第十章 互联网新媒体事件的文化解读 205
第一节 作为神圣与世俗的互联网 205
第二节 互联网新媒介与互联网新媒体事件 208
第三节 互联网新媒体事件研究的文化路径 211
第四节 案例分析 218
第十一章 全球化、社交媒体与社会抗争 232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抗争性政治 233
第二节 全球抗争:阿拉伯、美国和中国 237
第三节 讨论:全球抗争性政治的特点 249
第十二章 互联网与社会结构 251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 251
第二节 互联网社会结构的特点 254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65
第十三章 互联网与社会资源配置 266
第一节 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 267
第二节 配置资源的新机制——互联网 268
第三节 互联网平台上资源的特征 270
第四节 获取网络资源的途径 272
第五节 网络在配置资源中的功能分析 276
第六节 网络动员资源的未来 286
第十四章 网络与消费:虚拟空间的信任重构和公民自治 29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90
第二节 网络交易的信任重构 291
第三节 网络消费空间的公民自治 297
第四节 网络消费空间的未来展望 300
第五节 结语 305
附录1 互联网世界的管理:中西方网络立法比较研究 306
附录2 互联网研究的量化分析模型 320
参考文献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