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法治与礼治 3
三 法治与人治 5
四 法治与宪治 6
第二章 制宪真诠 9
第三章 中国宪法之基本原则 19
一 革命建设之基本问题 19
二 法律之基本精神与事实基础 24
三 历来法律精神之错误 27
四 创建法律科学之新系统 30
五 三民主义立法之基本原则 35
六 民族主义的法律观〔註一三〕 40
七 民权主义的法律观 44
八 民生主义的法律观 49
第四章 现代宪政改造之原则 59
第一节 宪政改造之基本概念 59
一 历来公法学基础之动摇 59
二 近代公法学之重要原则——权能分属 61
三 近代公法学之新意义 62
四 近代公法学之新基础 64
第二节 代议制度之改造 66
一 代议制度理论上之缺点 66
二 职业代表主义之缺点 67
三 如何巩固代议制之基础 68
四 上院存废问题 70
五 直接民权问题 72
第三节 行政之改造 74
一 均权主义 74
二 地方分治 76
三 分务分治 77
四 行政行为之新观念 78
五 行政裁判制度之改造〔註二三〕 80
第四节 结论 83
第五章 现代宪法演进之趋势 87
一 战后世界宪法概观 87
二 民族主义之趋势 90
三 民权主义之趋势 93
四 民生主义之趋势 104
五 结论 113
下编 本论 117
第六章 制宪原则 117
第七章 人民权利义务之基本原则 123
一 传统私法学之基础 123
二 历来私法学基础的动摇 124
三 近代私法学之新基础 126
四 保障权利之理论的革新 126
五 最近各国对于私有权利之限制与革新 130
六 自由新义 133
七 平等新义 136
八 意志自主说之修正 140
九 法律行为观念之革新 142
十 契约自由之限制 144
第八章 中央与地方之权限 148
一 问题之焦点 148
二 各国之制度 149
三 中央列举之内容 150
四 吾国应採之制度 151
第九章 中央制度 153
一 总说 153
二 委员制 154
三 内阁制 155
四 总统制 156
五 结论——吾国今日应取之方针 157
第十章 地方制度 163
第十一章 制宪与民生 170
一 绪言 170
二 现代国家观念 171
三 近世宪政之权限 173
四 苏俄革命之影响 175
五 德国宪法之贡献 177
六 结论 181
第十二章 民族与宪法 185
一 宪法新义 185
二 主权新诠 185
三 独立精神 186
四 巩固國本 187
五 自强精神 189
六 适合国情 190
附录一 人权辩论 193
附录二 211
一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211
二 正民国临时约法 213
三 中华民国约法 218
四 湖南省宪法 226
五 中华民国宪法 245
六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261
七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266